据法国《回声报》12月18日报道,在北京南部的京东研发实验室里,铲车自动运行,机械手搬起箱子,提升机伸向货架上的目标货物。中国第二大电商企业京东马不停蹄地投入仓储自动化并尝试用小型机器人和无人机发快递。
该项目预计开发时间为3年,将通过最新的机器学习手段,挖掘医案数据和药方数据,研发用于影像识别、辅助诊断生成、疾病智能筛查等方面的核心算法,建立数据知识图谱,搭建核心人工智能引擎。
12月28日,天太机器人荣获由广东省机器人协会颁发的广东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突出贡献奖。其自主研发的减速机经过稳定性、振动、噪音、精度、寿命等多个维度综合评估,在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稻叶雅幸等人开发出再现日本人骨骼肌肉构造的机器人。机器人各部位的肌肉和骨骼长度与日本人的平均值几乎相同。除了脸部和手部以外,这款机器人有114种关节的活动方式,可以模拟人的姿态和动作。
随着社会上开始遍布类似“终结者”之类机器人的骇人报道,人工智能领域在 2017 年取得了卓越的进步。例如,一个叫做 “冷扑大师”的机器人选手就能让你在扑克游戏里进退两难。而在现实世界中,机器学习正在被用于改善农业产出,或者扩大医疗的覆盖面等诸多领域。
今年,人工智能项目 AlphGo 和 Libratus 分别在围棋和德州扑克两个领域战胜了世界上最好的人类选手。虽然这些里程碑事件显示了近些年人工智能的发展程度,许多人仍然对新兴技术整体的成熟程度抱有怀疑——尤其是考虑到过去 12 个月中出现的一些人工智能的失误案例。
年复一年,Blockbuster的电影中充斥着人工智能,在过去的一年里也不例外。从《银翼杀手2049》到《马乔里》,再到《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似乎公众对真正智能的人工智能的描绘是贪得无厌的。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本周已经接近尾声,那么本周内机器人行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呢?小编特意挑选了十大热点话题,与大家一起分享。
总部位于俄罗斯的一家公司最近发布了一款智能手机应用软件,叫FaceApp。它可以自动修改人脸图片,比如变成笑脸、改变年龄、甚至转换性别。引起人们热议的是,这款应用还有“美颜”功能,比如抚平皱纹,提亮肤色。
据日媒报道,近日,日本东京大学的石川正俊教授等人开发出可快速奔跑的小型双足行走机器人。机器人搭载了能够瞬间产生强大力量的马达,如果将其换算成人类大小,奔跑速度相当于一流马拉松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