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在第二届国际机器人检测认证高峰论坛上表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首次突破10万台,同比增长近70%,全年产量预计首次突破12万台。
让我们忘了电脑黑客技术吧。已经有研究人员想要通过侵入人类的大脑来创造出更像人类的超级智能体来与未来人工智能竞争。
轨道车辆智能检修系统是由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四方所)研制。该系统包括控制中心和图像采集机器人两大部分,控制中心收集整理采集的图像、调度整个检查工作过程;图像采集机器人采集列车各部位的检测信息,它主要由智能运载平台、多自由度柔性机器手臂、相机、传感器,监控摄像头等部分组成。
包括霍金在内的许多科学家认为AI机器人获得意识仅仅是时间问题,这些机器人将胜任人类的一切工作,然而这也将带来法律和道德上的挑战。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12日报道,在“The Conversation”网站的一篇文章中,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教授苏巴什卡阐述了机器人获得意识可能造成的后果。
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正不断向现代化、智能化发展,各种先进技术与先进装备应运而生。具备搬运、码垛、分拣等功能的智能机器人,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成为物流行业一大热点。但是,在物流机器人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物流行业正在历经一场巨大的行业变革。新技术、新市场进入者、新客户的期望、新模式都共同推进这场物流运输行业的改革。无论个人还是公司都希望以低价甚至是零运费获得更快、更灵活的配送服务。
物流历史上每一次进化的背后都有消费与产业、技术变化的影子。今天,无论是在消费与产业层面,还是技术层面,都在经历一场变革。而作为零售最重要的基础设施,物流“新时代”同样也呼之欲出。那么,未来物流将会走向哪里?
韩联社消息,上周在首尔举行的“2017机器人之夜”活动上,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宣布,计划雇佣85名机器人作为2018年平昌冬奥会多项赛事的志愿者,这些机器人将被部署在平昌、江陵和旌善三座城市的机场、体育馆和赛事场馆中。
南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近日在全市范围内对企业“机器换人”的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实地走访调研了10余家代表性企业,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00家企业进行摸底,涉及通用设备、汽摩配、铝型材、金属加工、电子通信等多个领域。调研报告显示,通过“机器换人”,企业普遍获得生产成本下降、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提升、能耗降低的良好效益,但中小企业“机器换人”仍面临资金不足,技术能力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和激励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
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直接带动了仓储物流的发展。在这个智能时代我们应该配备什么样的仓储物流呢?近日,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杨威在“全球互联网技术互大会”上提出了“让人类不再搬运”的演讲,为智能时代仓储搬运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