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金属价格在2018年持续走高,相比第一季度初期的52万元/吨,4月份上涨幅度超过20%,虽然,原材料上涨除了受到短期的资本炒作影响,但是,整体产业供应分布过于集中,将推升价格在中长期持续上扬。对于锂电池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势必要开始逐季反映材料成本,这同时也考验电池产业能否尽早调整,降低对于钴金属的依赖。
为了在战场上取得优势,现代军事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新型的先进材料不断被开发出来,用于小型化、超耐久的柔性电子产品。这些先进的材料包括潜在的自愈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功能陶瓷以及对电磁干扰作出反应的网络保护材料等。
机器学习方法正在成为众多学科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机器学习(ML)是可以从数据中学习计算机算法的研究和构建。我们脑海里对新材料的发现以及化学合成基本还停留在传统的研究人员身穿白大褂,手里拿着各种化学试剂的场景。
在国内特殊合金钢材居于领导地位的荣刚材料科技,有感于复合金属材料将跃为市场主流,为契合产业发展趋势及面对国际竞争,经营管理团队日前完成组织变革,由拥有合金材料管理实务背景的许泽东荣任总经理;以下为许泽东访谈摘要。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首次借助3D打印技术,利用自行研制的“墨水”,成功制造出了光学性能优异的玻璃镜片,可与市场上现有商用产品媲美。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先进材料技术》杂志上。
3月19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范文慧课题组,在太赫兹超材料功能器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Multiple plasmonic resonance excitations on graphene metamaterials for ultrasensitive terahertz sensing为题,在线发表在Carbon上,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陈徐。
该纳米结构是一种由常用半导体组成的层状材料。研究人员挑选了制造新型纳米结构的适宜条件:过渡层结构、厚度和活跃层的成分,因此,结构质量非常高。在提高材料“活跃”导电层中铟含量的情况下,有助于降低结构中的电子质量,提高它们的速度,因此电子仪器的运行也能加快。
由于传统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热/湿不稳定性,导致器件在高温或者高湿度条件下性能衰退严重,阻碍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商业化的进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纯无机铯铅卤化物钙钛矿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和优异光伏性能便自然而然地成为商业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因潜力巨大、适用行业宽广等一系列原因,石墨烯技术不仅逐步走入了大众视野,也在我国掀起了一股资本“淘金”热潮。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2023年中国石墨烯行业深度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3月全国各地有21家在建或已建成的石墨烯研究院或产业基地,包括常州、无锡、重庆、北京、青岛等先发城市,地方政府的相关财政资金也有望在未来几年达到千亿规模。
恒电流循环充放电测试:锂电材料组装成相应的电池之后,需要进行充放电进行循环性能的测试。充放电过程经常采用恒电流充放电的方式,以固定电流密度进行放电和充电,限制电压或比容量的条件,进行循环测试。实验室常用的有武汉蓝电和深圳新威两种测试仪,设置简单的程序后,即可测试电池的循环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