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9月1日报道称,中国公民Fuyi Sun因非法从美国购买高级碳纤维输出给“中国军方”,当地时间周四被判处三年监禁。报道称,这种高级碳纤维应用于军事和航空航天领域。
8月31日讯 2017年8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
在日前于宁夏银川召开的中国材料大会上,与会专家认为,钙钛矿、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不断提升,具有制备成本低、轻薄等优势,发展前景广阔。但稳定性差、大面积制备难等瓶颈阻碍了其大规模产业化。一些专家和学者建议,应加大基础研究,瞄准柔性电池强化研发,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薄膜太阳能电池实现产业化,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升级换代。
最近很多厂商表示部分产品暂停出货,或部分产品往上调整价格。原因大家都清楚,环保严打的到来,本地一些环保不过关的电镀企业开不了门也不敢接单,这造成了一些材料成本上涨。(下文仅以永康为例)
“半导体气体生产的瓶颈很多,从原材料纯度开始,到工艺、集成方法,以及封装过程中对于杂质的控制,都会影响到整个产品的质量。”博纯材料产品经理施宏伟表示。目前,博纯材料能生产锗烷、砷烷、乙硼烷等技术含量最高的关键气体,并已成功通过台积电、东芝等多家电子气体最终用户测试和现场管理稽查,成为直接服务国外最终客户的中国电子气体品牌。
近年来国内半导体行业快速增长,带动半导体材料需求快速释放,然而目前国内半导体材料绝大部分仍依赖进口,本土半导体材料厂商仅能满足约20%的需求,且大多为中低端材料。专家认为,未来几年中国半导体材料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产业自给率有望逐步提升,国产化替代前景值得期待。
8月16日,晶盛机电发布关于收到中标通知书的公告,公告显示,2017年7月4日,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盛机电”或“公司”)披露了《关于重大经营合同中标的提示性公告》(详见公司2017-054号公告),公司中内蒙古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环光伏”)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电池用单晶硅材料和超薄高效太阳能电池用硅单晶切片产业化工程四期项目设备采购第三批第一包。
近日,浙江嘉泰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17年半年度财报。截止2017年6月30日,2017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636.1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9.67%;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31.0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0.8%;基本每股收益为0.33元,上年同期为0.19元。以下为主要会计数据及关键指标:
我们通常都希望材料具备较好的耐久性,但是当我们不需要它们时又希望它们可以彻底消失,而不是不断填满垃圾场。现在好了,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在有燃料的情况下可以持续使用,一旦燃料用完就会自行分解的材料,有望缓解塑料及电子垃圾的日益增加。
8月7日,国际技术领先的母铝合金制造商——深圳市新星轻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新星”)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深圳新星本次公开发行股票2000万股,发行价格29.93元/股,新股募集资金总额5.986亿元,发行后总股本8000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