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1-6月全国核电运行情况》(以下简称《运行情况》)显示,1-6月全国累计发电量为31945.3亿千瓦时,商运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为1299.94亿千瓦时,比2017年同期上升了12.52%,约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4.07%。其中,4-6月商运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为689.05亿千瓦时,约占全国4-6月累计发电量的4.26%。
在两年没有核准新项目的“低谷”中,上述《意见》无疑为行业发展带来希望。但是,核电消纳困难、制造业产能闲置、熟练工人流失等问题能否得到有效缓解?如何保障核电站建造工期,满足核电发展需求?“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预期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副主任赵成昆。
4月25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第一季度我国核电运行情况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3月31日,我国已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共36台,运行装机容量达到34718.16M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