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届进博会上,由美国恩创公司投资的“原子层沉积技术产业园项目”,作为江苏省五个重大项目之一亮相。该项目总投资90亿元,将落户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从事原子层沉积(ALD)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大型粉末ALD精密设备的生产销售以及锂电池正极材料加工等业务。
近日,国信证券发出风险提示公告显示,江西新三板公司金锂科技因其大客户沃特玛欠款5100余万迟迟不还导致公司目前产能利用率低、员工大量减少、亏损持续扩大,其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三元正极材料的旺盛需求在企业的财报中有良好的体现。在此前不久,当升科技公布2018年三季报,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4.78亿元,同比增长72.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1.96亿元,同比增长133.45%。这主要是由于当升科技锂电正极材料销量增长较快,锂电正极材料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所致。
2018年9月中国硫酸钴产量2,165金属吨,环比上涨21%。自7月以来,正极材料厂需求逐步爬坡,前期因环保以及需求低迷等原因停产及降低开工率的厂商逐步恢复生产供应,硫酸钴行业供应量逐月攀升。本月浙江地区供应增多,主要是今年四钴不佳,部分厂商四钴产线转产钴盐;
近日,当升科技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公司目前正极材料总产能1.6万吨,其中多元材料1.4万吨,钴酸锂2000吨。公司当前产量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产线全部满产。
8月起正极材料市场需求复苏,对上游锂电原材料需求环比上涨,但同比仍不及去年同期。且市场悲观情绪严重,对9-10月的需求旺季持谨慎态度,加之现金流吃紧,厂家多不愿多做库存,多数按需采购,维持低库存水平,且低库存水平趋势有向上游冶炼企业蔓延的趋势,预计钴原料供应商压力进一步加大。
2017年至今,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从12.45万元/吨一路飙升顶峰至17.10万元/吨,并在2017年11月迎来了拐点,之后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就开始走下坡路。并且在2018年春节之后高台跳水一般,加速下滑,今已跌破10万元/吨,达到近3年内最低9.75万元/吨。
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2018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1.3万辆和41.2万辆,同比增长94.9%和111.6%,上半年表现远远好于前几年同期。1-6月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共销售35.5万辆,同比增长70%,为新能源汽车增量主力。
6月12日,四川路桥发布公告称,四川路桥于2018年5月8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锂电三元正极材料及前驱体项目的议案》,会议同意四川路桥投资锂电三元正极材料及前驱体项目,并与四川绿然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绿然集团”)、四川科能锂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能锂电”)、西藏藏格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藏格创投”)共同出资新设项目公司,项目公司注册资本拟定8亿元,首期出资5亿元。
根据对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预测,同时考虑现有车辆更换电池需求,预计动力电池未来三年销量分别为51.45、 75.51、 107.79Gwh,对应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6%、 4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