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企改革重点何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痛点”如何破解?哪些领域央企将加大重组力度?国企瘦身健体会不会带来“下岗潮”?
今年国企改革重点何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痛点”如何破解?哪些领域央企将加大重组力度?国企瘦身健体会不会带来“下岗潮”?
2017年,在继续削减钢铁、煤炭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煤电产能的削减目标,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要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
“解决弃风、弃光、弃水问题,我有三点建议。”3月6日,在科技界小组讨论结束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面对本报记者的提问,开门见山地说,“首先要适当控制新的风电场、太阳能电场建设。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扎实有效去产能”。今年,要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以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提高煤电行业效率,为清洁能源发展腾空间。
火电发电量连续两年负增长中,用电需求萎缩是最主要因素,而在去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大幅反弹,达到5.9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月20日一篇题为《控雾霾遏产能中国取消103个火力发电项目》的报道,引发了多方关注。我们也许无需深究报道是否完全客观,但这样一篇报道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当前能源使用的现状:可再生能源“雄心勃勃”,火电颓势难挡。
近些年,随着火电建设全面降温,产业链失去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产能将迅速过剩,全行业面临生死考验。其中,装备制造企业首当其冲,受影响最大,国内火电设备龙头企业业绩已经出现持续下滑迹象。而且,相关文件的落地也意味着国内火电设备市场入冬已经不可避免,在“十三五”期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恢复到前几年快速增长的势头,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是当下的迫切需求,也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毫不夸张地说,当下火电企业已经真正到了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不再是能否盈利的问题,而是能否活下去的问题。一直以来,火电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式就是靠增加装机量,而至于有多少装机量则是根据政府计划来分配,也就意味着政府的政策将直接决定火电企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