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煤化工专委会年会上,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新能化公司总经理吴秀章提出了一连串的发问: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性产业,煤制气发挥的作用达到预期了吗?近两年,我们常看到新项目上马的消息,但真正做起来的有几个?如果已投产的项目都没了经济性,后续还有新企业敢来吗?……这一连串的发问揭示出煤制气产业并不乐观的发展现状。
全球首个褐煤制氢商业试点项目日前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诞生,这个被寄予很高期待的项目不仅为澳丰富褐煤储量指明了新发展方向,也为氢经济时代的到来注入了更多信心。该项目由日本川崎重工(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引领的财团和澳政府联合实施,旨在实现煤制氢技术商业应用的突破。这似乎预示着,近乎完美的氢经济真的呼啸而来了!
近日,中国首个由民营企业承担的百万吨级煤间接制油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由内蒙古民营企业伊泰集团承担。中国“多煤少气缺油”,目前将近三分之二的石油依赖进口
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与神华宁煤合作,在贺兰山下茫茫荒漠中,实现了世界上单套规模最大的年产400万吨煤制油装置一次性试车成功,开创了中国煤制油的崭新历史。
困扰国内煤制天然气企业发展多年的一块绊脚石终于得到解决。近日,由全国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制化学品分会主导制定的《煤制合成天然气
2016年9月24日2时30分,中天合创鄂尔多斯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360万吨(2套180万吨)甲醇装置顺利产出合格甲醇产品。2016年8月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