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煤炭、钢铁等行业去产能之后,煤电领域去产能将成为2017年的重点。3月15日,在两会闭幕后的记者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今年去产能还要扩大到煤电领域,新旧动能转换也为传统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新数据显示,虽然2016年国家能源消耗总量增长了1.4%,但煤炭消耗量下降了4.7%。
近段时间以来,煤矿安全检查不断升级,多家煤矿被责令停产,更是加剧了煤炭供不应求的局面,煤价也因此出现超预期上涨。
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草案)》(以下称《计划草案》),多项指标较去年有所调整。
今年,在保证完成去产能数量目标前提下,监管部门更加强调掌握节奏,并将去杠杆作为重中之重。业内人士预计,今年监管层将会协调各方,出台具体债务处置配套措施,做好试点工作,为明年更大规模债务处置奠定基础。
“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供需相对宽松,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一方面是煤炭等化石能源产能过剩,根据大气污染治理的要求,要压缩火电,发展清洁能源;另一方面,清洁能源发展也在地区和结构上存在某种过剩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诸多矛盾叠加,下行压力较大,煤炭行业尤甚。随着能源革命进程的加快,煤炭等化石能源的需求和消费逐步减少,去产能的目标任务依然艰巨。煤炭行业受到较大冲击,同时又面临着转型升级,正处在“增量受限,转型提速”的两难境地。
央企重组发力的方向越来越明确。3月9日下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上,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表示,围绕凝聚力量、结构调整,在钢铁、煤炭、重型装备、火电等方面,不重组肯定是不行的。
上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经济界别讨论会上,“煤炭去产能”触动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原总经理陆启洲敏感的神经。
在经济持续增长下,电力行业随之发展迅速。但目前电力行业主要消耗的是煤炭,给环境造成了很大压力。为改善环境而又不影响电力行业发展,电力环保的改进实施需与时俱进,结合实际情况确保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