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概念提出至今,物联网在世界各国政府的大力倡导下不断发展成熟,并给各国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作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近年来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支持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在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的物联网产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
近日,在华北电力大学即将迎来建校60周年之际,思科与华北电力大学(以下简称“华电”)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宣布成立配电网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双方将深入研究并积极探索新一代行业创新解决方案,同时培养多层次、实用型、高素质的电力行业人才,打造国际化校企深度合作的典范。
在经过为期一年调研了全球1000多家工厂后,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全球首批先进“灯塔工厂”名单,全球共有9家最先进的工厂入选。这9家“制造业灯塔工厂”,在应用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实现生产现代化方面的表现突出,其业绩比普通工厂高出20%至50%。
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罗姆(ROHM)宣布,其气压传感器BM1383A、地磁传感器BM1422A和环境光亮度传感器BH1730FVC等三款产品通过阿里IoT(物联网)生态系统AliOS IoT验证。此举将有助于终端设备厂商更加快速、可靠地创建和连接物联网节点,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在国内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门锁、智能停车场等应用领域快速研发物联网系统。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全球的经济开始拥抱物联网,工业亦是如此。工业物联网是通过智能机器间的连接并最终将人机连接,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重构全球工业、激发生产力,让世界更美好、更快速、更安全、更清洁且更经济。
“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但国产机器人只占1/3,在高端部件、核心算法上与国外还有不少差距,如何才能扭转这一局面?”11日—12日南京麒麟高新区举办的2018国际服务机器人高峰论坛上,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宋晓刚的开场白,引起了业界人士深思。大家认识到,用好大数据、传感器、人工智能给机器人赋能的“新生态”, 加快机器人产业智能化布局,是国产机器人“弯道超车”的战略机遇。
集成商可以在帮助企业发展战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首先,了解存在哪种类型的传感器以及如何使用它们非常重要。这些包括:温度和热量、压力、湿度和水份、距离和运动、振动、化学、光学和红外、流动、声音和声学、视觉、电气、位置和GPS、速度等等。这个名单还在继续增长。
最初的物联网的概念是由美国提出来的,把所有的物品通过物联网域名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等等的一种网络概念。当然了,物联网的官方定义是:是基于互联网之上,使不可交流的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交流,而产生的过程,称之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英文中,人工智能简称AI,AI能根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实时观察找出对于未来预测性的洞察。由于同时分析过去的和实时的数据,AI能容易注意到有哪些资料属于例外,并做出合理、合适的推断,而数据对于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因此,若要使AI引擎变得更聪明、更强大,方法及过程其实就如同在种植物。唯一的区别在于:AI需要的是持续的数据流入,而不是水,肥料和食物。
挺进新常态的环境治理产业,正迎来新利器——物联网应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作为改变传统监管方式的重要引擎,亦可称为执法部门的“新牙齿”,环保物联网近年来热度持续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