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经过近9年攻关,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与北京航星网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实验室已成功研发出新一代半导体激光气体传感器国产芯片,并已具备大规模量产条件,目前已制作成激光器。未来航星设计开发的激光气体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煤炭瓦斯监测、地下管廊气体感知、城市燃气安全保障及消防等诸多领域,助力高危行业的安全监控、预警、以及应对措施的及时采取。
我们之所以能感受到外面世界的变化,是因为有五官和触觉。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万物互联”成了基本的要求,物体要实现感知离不开传感器。就像人有几千万个触觉神经一样,传感器的种类也非常多,各式各样的传感器近万种,未来传感器将是又一个万亿级市场,潜力巨大。
几十年来,远程控制节点的基本架构都是由控制器、传感器、本地存储器、网络连接接口和电池组成。这一架构广泛应用于实际操作所控制的系统中。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控制器以不同速率监控多个传感器,将已标记时间的传感器数据保存在本地或扩展存储器内,然后通过ProfiBus等工业标准总线传输数据。
随着物联网技术、传感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崛起,建设智能化、数字化智慧城市的声音日趋强烈。智慧城市带给我们无数对于未来的畅想,通过对多种技术的整合,从不同应用情景出发,许多现有的生活方式都将被一一打破,更智能化的交通、医疗、教育、家居、公共服务等将会陆续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一场技术对生活掀起的变革即将上演。
“高质量的工业明星城市需要明星企业和明星企业家来支撑。”8月17日,在天合光能新能源物联网产业创新中心成立大会上,常州市委书记汪泉表示,“天合光能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主动作为,完全符合江苏省和常州市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成立产业创新中心是抢滩科技前沿、引领产业潮流、推动技术创新的务实举措,也是常州明星企业进军全球市场的闪亮名片。”
近几年,工业物联网发展的如火如荼,各种服务商、集成商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逐鹿市场。但工业物联网在工业制造中部署落地的情况却不容乐观,那么,发展工业物联网,难度究竟在哪里?或者说哪些能力才是工业物联网厂商们的核心竞争力?
物联网无线连接网络正在蓬勃发展,以帮助满足各种设备连网需求——从连网汽车和智能家居到智能照明和基础设施。尤其是低功耗广域网( LPWAN)特别适合需要低功耗和超长电池寿命并具有运营商级安全性的物联网系统。
据有关媒体报道,根据合作协议,ABC Data将为中东欧地区的波兰、捷克共和国、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共计8个国家提供一系列的阿里云产品和服务,其中涉及弹性计算、数据存储、网络、IoT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值得一提的是,波兰当地公司还将获得波兰语的技术支持服务。
企业级客户仍然看好物联网,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完整的解决方案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发展,回报可能比预期更多。我们预计物联网硬件、软件、系统集成以及数据和电信服务市场规模在2021年将增长到5200亿美元,比2017年的2350亿美元翻了一倍多。
在消费物联网方兴未艾之际,工业互联网已经悄然崛起。工业互联网融合了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技术,使用现有的传感器数据,机器对机器通信,以及自动化技术。其背后理念是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工业,能比人类更精确的处理、传递数据,为企业节省时间和金钱,实现工业产出和效率最优。据估算,到2020年全球工业互联网年产值将达到225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