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连接到互联网的物联网设备数量庞大,因此查找易受攻击的设备非常便捷。当易受攻击的设备被“打开”并且应用安全漏洞的更新时,攻击者可以快速收集大型僵尸网络。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僵尸网络立即被征召入DDoS大军中。正如我们在2016年通过Mirai进行的DDoS攻击所看到的那样,创建大型物联网僵尸网络并造成严重破坏并不需要花费大量精力。
蓝牙在我们身边的很多电子设备中都有,尤其是智能手机里面几乎是标配的功能。但是,过往的蓝牙总让人觉得很“鸡肋”,开着费电、用处不多,直到Bluetooth 5的出现。Bluetooth 5拥有更快的传输速度,更远的传输距离,并且由于针对物联网进行了很多底层优化,Bluetooth 5还拥有更低的功耗。
“不断膨胀的物联网设备使用量支持厂商加大投入,突破了传感器尺寸、成本等方面瓶颈,从而大幅提升了传感器集成度。”一位行业工程师表示,各类不断成熟的新技术也对市场起了助推作用,例如3GPP Release 13和Release 14的引入提升了设备通信性能,而实时计算能力的引入则增强了物联网数据收集能力。
这种芯片可以用于各种各样的场景,但一种最初的用途是在工业制造领域: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LG正在一个系统中测试这种芯片,该系统可以检测用于屏幕的玻璃存在的制造缺陷。
据Wired报导,这些漏洞在2006年一篇有关热插入(Universal Plug and Play;UPnP)协议安全漏洞的文章就被发现,但当时还是学术性的理论,不过最近Akamai发现了黑客攻击的证据,黑客并非直接攻击装置,而是利用漏洞以阻断服务攻击(DDoS)、散布恶意软件、垃圾信、钓鱼攻击、假账户、点击诈欺等攻击方法。
报告认为,OSD三个细分市场2018年增长会有所放缓,总体销售额增速为8%,其中光电子器件增长8%,传感器增长10%,分立器件增长5%。未来五年,受通信升级、图像识别、智能控制系统、物联网设备等强劲的需求拉动,2022年OSD总销售额将达到1023亿美元,光电子器件销售额将以2017年7.3%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524亿美元,传感器将以8.9%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12亿美元,分立器件将以平均每年3.1%的速度上升至287亿美元。
从普通的郊区家庭到产品装配线,“智能”技术似乎正在强化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但是,虽然物联网(IoT)技术似乎已经无处不在,但如何为这些设备持续供电仍然是个挑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许多令人兴奋的潜在IoT应用最终可能难以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