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记者在国电榆次热电有限公司看到,作为国家能源集团公司在山西投资建设的热电联产企业,先后投入4亿元,上马了低氮燃烧器改造、高背压供热改造、脱硫脱硝和除尘器超低排放改造等多项环保配套设施、节能减排技改项目,将各类排放物全部降到了国家规定标准以下,部分排放口达到了超低排放。
言下之意,何乐而不为。而实际上,看似“增负”的举动实则在督促企业节能减排、绿色生产的同时,也是将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上了日程,以谋求企业和市场的长远利益。绿色税收调控,有其强制性,重要的是传导治污压力,并且直接将责任分摊至企业主体。
据了解,今年1月1日起,《环境保护税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在税收征管方面,环境保护费改税后,征收部门由环保部门改为税务机关、环保部门配合,开启“企业申报、税务征收、环保监测、信息共享”的税收征管模式。
为何要将排污费改成环保税?市环保局一负责人介绍,将排污“费改税”,从程序上更加规范,从法律上效应更强。“通过强有力的经济手段才能有效地控制排污量,保证环境质量的有效改善。”该负责人介绍,国家利用环保税这一方式鼓励企业少排污染物,多排多付税,少排少付税,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据了解,环保税遵循“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相较排污费征收更严格更规范,更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问题。
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一个新的税种——“环境保护税”自此取代了已存在十余年的“排污费”。
以环保行业为例,从2015年开始总共涉及到两次税改,结果却都是增加了税负。根据业内测算,以一个日处理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为例,净利润竟然下降了63%。
环保税开征的脚步越来越近。《环境保护税法(草案)》将于12月19日至25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专家认为,将现行的“排污费”改为“环保税”,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环保收费标准问题,倒逼企业主动减少污染。
环保费改税的必要性环境保护中的排污费,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经济手段,该项制度从1979年底开始实行。但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