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日前正式公布。此项改革从先行试点进入全国试行的新阶段,为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不合理局面,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提供了制度保障。
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10日表示,5年来,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基本形成,坚决向污染宣战成效显著。今年是“大气十条”的收官之年,从目前情况看,设定的重要目标有望全部实现。
11月22日电 据环境保护部网站消息,环保部21日在河北廊坊市召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散乱污”企业整治暨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阶段总结现场会,环保部部长李干杰出席在会上强调,要坚决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并提出要做好五方面工作。
自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打响以来,紧紧围绕这一目标,环保部高层近期密集召开会议,多管齐下部署组合拳。9月底前可望打出多个后续“重拳”。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进行了修改。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近5个月,环保部28个督查组共检查41928家企业单位,发现22832家企业单位存在环境违法违规问题,约占检查总数的54.5%。超半数企业被查出违法违规源于这场仍在进行的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督查行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
8月24日,国家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的专家在盐城市大丰区风电产业园调研考察。该产业园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产品质量标准和国际接轨,风电整机已经出口国外,大丰风电制造正阔步走……
北京8月24日电 据环保部网站消息,8月22日,驻京津晋的6个督查组共检查69家企业(单位),发现16家企业存在涉气环境问题。存在问题的企业中,属于超标排放的1家,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的8家,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的3家,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问题的4家。
央视网消息:环保部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强化督查已经开展4个多月,近日督查组发现,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部分地区仍存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查不彻底、整改进展缓慢、违法排污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