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相关技术已经多次刷新了人们对于「计算机能做什么」的认知,那么紧接着的一个问题就是「计算机会不会替代人类的工作」。李开复就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人工智能会取代许多人类工作,而这也已经引起了一定的忧虑和讨论。近日,《Science》杂志也发表了一篇长文,从几个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了机器学习对于未来人类工作的影响。
当你听到工业4.0时,你可能不完全明白它到底是什么?如果你回顾一下工业革命以及它为维多利亚时代做了什么,那么你会更加理解工业4.0的概念,并且了解工业领域正在发生的变化。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近年来全国制造业“双创”建设成效明显,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发展新动能的新依托。
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注册资本11460万元,是一家 专门从事工业机器人、大型物流储运设备及非标生产设备设计和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埃夫特公司拥有各类技术和管理人才300余人,先后牵头承担工信部国家科 技重大专项2项,科技部863计划项目4项,发改委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2项,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参与制定机器人行业 国家标准1项。
人工智能最近很热,但是这里面有很多炒作的成分。对于旨在提高生产力的企业来说,选择合适的技术很重要。关于人工智能领域有两个容易被混淆的技术方向
电改9号文之后,对电改的目标重点还在争论中。我个人认为本轮电改要牢牢抓住当前能源服务发展的新趋势,以培育能源服务和能源互联网等新兴生产力为目标、问题导向,凡是制约这一目标的体制机制不相符之处、障碍之处、阻力之处就是改革的重点之处、发力之处。
短短三十分钟的发言,句句出彩。“回归制造业转型的本质”,方洪波挑了这一议题,“制造业转型势在必行但过程艰巨,而回归朴素的创新本质、选择正确的转型路径才有未来。”言毕,数百位来自产业、金融及资本界听众也用持续而热烈的掌声表达了认同与欣赏之情。
智能是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源头供给能力的时代需求。无论是人类智能还是人工智能,无论是个体智能还是群体智能,无论是集中智能还是网络智能,都是在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源头的供给能力,是创新的原始驱动力量,是生产力中的核心生产力。
能源互联网从理论到实践迅速风起云涌,这是能源生产力的一个客观的变化,它是颠覆性的事件。这两个事件是相互催生、相互呼应,共同推动中国能源体系革命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