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现行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机制改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价格机制。在过渡期,基准价按当地现行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确定,浮动幅度范围为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
国家电网公司新闻发言人王延芳在1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2017年,国网公司经营范围内,除西藏外的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已全部批复,初步建立科学的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形成机制,为有序放开发、用电竞争性环节价格,加快电力市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8月22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跨省跨区和区域电网输电价格改革工作的通知》,表示将全面推进区域电网输电价格改革,在华北区域电网输电价格改革试点基础上,组织开展华东、华中、东北、西北区域电网输电价格核定工作。
7月底时,发改委宣布省级电网的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全面完成,经审核后的输配电价已陆续向社会公布。时隔不到一个月,改革又有新进展:8月22日,发改委宣布全面推进跨省跨区和区域电网输电价格改革工作,将输配电价改革向纵深推进。
随着首轮输配电价改革的全面完成,以及价格改革在能源、医疗、农业方面取得的进展,我国价格市场化程度已经超过97%,未来价格改革将进入“深水区”,改革难度也将进一步加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将改革向纵深推进。有关专家表示,电力等能源行业仍是价格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突破口。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去年总用电量约1.3亿多万度,是名副其实的用电大户,用电成本占用能成本的80%以上。“通过大用户向发电企业直接购电,一度电便宜3分钱,我们去年全年节省了电费180万元。”萧山机场动力机电与能源管理部副总经理胡军说,随着油改电项目的推进,今年用电量将增长20%左右,预计上半年用电成本能减少200多万元。
随着我国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改革的推进,今年上半年,我国将实现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在省级电网全覆盖。目前,国家电网方面,安徽、湖北、北京、冀北等11家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标准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执行
回顾过去的一年,输配电价改革落地生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次第开花,配售电侧改革引爆市场,电改试点已覆盖全国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2016年电价改革这一年,国家发改委牵住“降成本”的牛鼻子,推进电价改革,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年减少企业电费支出1000多亿元。那么这些减少的电费支出来自哪里呢?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输配电价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难啃的“硬骨头”。
近两年来,输配电价改革不断提速,成为新一轮电改的亮点。针对输配电价改革的普遍观点大致有两个,一是改变电网企业传统盈利模式;二是理顺电价传递通道。相对于传统体制,这两点确实是重要变化和巨大进步。与此同时,当下仍鲜有针对既定输配电价政策对电力市场化进程影响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