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家能源局发布2018年度全国电力价格情况。据公告显示,从全国看,光伏平均上网电价为0.86元/千瓦时、风电平均上网电价为0.53元/千瓦时、煤电平均上网电价为0.37元/千瓦时。
近年来,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竞争性环节电力价格加快放开,现行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机制已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加快推进燃煤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有利时机也在不断累积。应着力构建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平稳有序放开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加快形成能够有效反映电力供求变化、体现煤电功能作用的价格信号,使市场机制作用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
近年来,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特别是用电成本作为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对煤炭、钢铁、水泥、石墨等高耗能传统产业影响较大。一是用电总量较大。我省企业单位产值能耗和用电量整体下降,但总量仍然较大。以鸡西为例,2014年至2016年全市工业用电量占比一直高于60%。二是电价成本偏高。以石墨新材料产业发展为例,石墨提纯的电力成本占整个生产成本比重高达60%以上。三是非生产新增用电增加。为适应当前环境保护的新要求,一些燃煤发电企业必须新上大型脱硫、脱硝设备,导致企业用电量增加。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企业利润增速减缓,对成本的敏感度也在提高。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降低电力价格,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一年来,电价改革工作进展得怎么样?让我们来梳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