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调节电力供需的信号和实现电力交易的纽带,电价形成机制、电价结构及电价水平的深入分析和研究至关重要。电价理论研究主要包括电能成本分析和电价形成机制,其中前者是衡量电价是否合理的基础,但电价最终要通过市场机制形成。在理想电力市场中,出清电价应与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边际生产成本和电力用户的电能边际效用相等。因此,电价形成机制是电力市场交易机制设计的关键。
1-5月份,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增速同比提高,三产和城乡居民用电快速增长;工业用电量较快增长,制造业日均用电量再创历史新高;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同比增长,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用电当月负增长
获悉,近日中电联发布了《2017-2018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截至2017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7.8亿千瓦,同比增长7.6%。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3372万千瓦,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8988万千瓦,均创历年新高;新增水电装机1287万千瓦;新增并网风电装机1952万千瓦;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2017年1-8月份,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全社会用电量当月增速环比放缓,三产用电量继续较快增长;工业和制造业用电累计增速同比提高;高载能行业用电累计增速同比提高,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当月用电增速连续两个月回落;发电装机容量增速放缓,水电当月发电量连续两个月正增长;水电利用小时同比降低,其他类型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增加;全国跨区、跨省送出电量同比增长;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大幅提高,带动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同比增加。
2017 年1-5 月份,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增速同比提高,各省份累计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工业和制造业用电量累计增速同比提高,当月用电增速连续三个月回落;高载能行业用电增速同比提高,建材和钢铁行业当月用电量负增长;发电装机容量增速放缓,水电发电量同比继续负增长;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微降,水电利用小时同比大幅降低;全国跨区、跨省送出电量同比增长;火电新增规模同比减少。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5日发布的《中国电力发展报告2016》称,按照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各类电源发展目标、跨区跨省电力交换规模及煤电控制目标进行测算,预计未来3年我国电力供需将延续总体宽松的态势。2019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约在6.65万亿至6.93万亿千瓦时之间。
11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亨通电力产业集团承办的“中电联2017年会员单位华东区域联络员座谈会暨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解读会”在江南水乡——苏州隆重举行。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了2020年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的通知,全国32个省级电网区域中,25个省级电网区域的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等级均为红色,四省为橙色。
1-11月份,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各省份当月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11月份制造业日均用电量超90亿千瓦时/天,创历史新高;高载能行业累计用电量降幅逐月收窄,11月份除化工行业外其他高载能行业用电同比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