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刚过,国家发改委就出台了《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试行)》办法,这标志着电改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不仅有利于构建反映供求关系和有效配置资源的价格体系,且将加速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对2017年国企改革进行了部署,明确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突破口,并要求电力等七大领域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业内称电改9号文)出台,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进入第三个年头了。刚刚过去的两年,电力体制改革取得一定进展与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突出矛盾与问题。今年,能否取得令人期待的重点改革突破,尚需拭目以待。
近两年来,输配电价改革不断提速,成为新一轮电改的亮点。针对输配电价改革的普遍观点大致有两个,一是改变电网企业传统盈利模式;二是理顺电价传递通道。相对于传统体制,这两点确实是重要变化和巨大进步。与此同时,当下仍鲜有针对既定输配电价政策对电力市场化进程影响的关注。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电改元年”。在2016年电改快速推进,政策频出超预期,各种博弈也惊心动魄堪比大片儿。无论如何,以“9号文”为核心的电改虽然艰难但仍在稳步推进,虽然电改最终目地不是降价,但是现阶段降电价仍是最直接的驱动力。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年底产销量爆发,预计全年实现产量45-50 万,符合预期。短期看,年底放量行情中,物流车企业及配套生产商将率先受益,龙头企业有望获得超额收益;中期看,动力电池存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空间,龙头企业优势更加突出。重点推荐: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澳洋顺昌、宏发股份、方正电机。
除产能过剩之外,电力行业面临系统调峰能力不足、电网垄断属性强、电力市场化程度不高、电价引导资源配置特性不足等问题。上述问题均是电力行业面临的短板,既有电力产业链上的短板,也有市场制度的短板。
“南方电网本身就是上一轮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电力改革的试验田。”南方电网公司(下称“南网”)副总经理杨晋柏这样介绍这家中国第二大电网公司,其近年来开展了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区域及省级电力交易中心组建运作、增量配售电改革等,目前电改已全覆盖区域内五个省区。
当前,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已迈入深水区,在输配电价改革、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售电侧改革等稳步推进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对于电改的现状及未来,专家们怎么说?我们今日起推出的一系列深度文章,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