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项目的开发建设愈加重视经济性与高效性,使用大兆瓦、高效率、低运维成本的风电机组成为业内普遍认可的最佳解决方案。
按目前已形成的核电发展条件预测,2021年-2035年每年核准建设6~8台核电机组,2035年达到1.5~1.8亿千瓦(在运1.5亿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
目前建成的海上风电场绝大多数为近海风电场,受到多重因素制约。深远海风电指水深超过50米的区域,深远海风电风速更大,风力更加稳定,受限制减少,大兆瓦机组可以大幅提高发电量,节约运维成本,是海上风电的趋势。
从政策的出台到执行,中间将会有半年到一年左右的过渡期,在这期间的风电项目将会按调价前的电价上网。因此,开发商在这段期间内会加快已审批项目的建设并网速度,进而带来风机抢装潮
2019年11月1日,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宣布,新沃罗涅日(Novovoronezh)核电厂二期项目2号机组(VVER-1200)已开始商运,较原计划提前30天。至此,俄罗斯在运核电机组数量上升至36台。
日前,协合新能源发布公告称,2019年10月31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天津协合华兴风电装备有限公司作为买方,与供应商远景能源有限公司订立采购合同:
同为技术工,为什么电工会出现“电工荒”?可能很多人都纳闷。众所周知,一个公司的正常运行,是必须要保证用电安全的,所以电工是处于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上,而且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技术工种,并且这个工种相对而言要求比较严格,因为和安全息息相关,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那为什么会出现“电工荒”这一现象呢?小编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很现实,也很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