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江森自控以132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电池业务打包出售给加拿大一家风投企业,预计在2019年6月30日以前完成交割。至此,江森自控完成了剥离汽车业务的全部计划。
多年延迟动工之后,韩国电动汽车电池技术企业SK Innovation终于开始在中国建设第一个电池厂。其在中国江苏省的电池厂正破土动工,将参与包括日本松下、中国宁德时代以及韩国LG化学和三星SDI等竞争者在内的全球电动车电池竞争。
大族激光19日晚间公告,公司近期收到新能源客户宁德时代中标通知,中标金额累计3.53亿元,中标项目主要包括激光模切设备、焊接设备、成形设备等,以上设备主要用于新能源电池的生产加工。上述项目的执行,对公司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业务拓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远景能源是能源物联网的先驱,拥有世界领先的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EnOS™,目前连接超过5000万个用于风能、太阳能、能源存储、充电网络、电动汽车和家庭能源管理的智能设备。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约2.87Gwh,同比增长33.58%;1-6月累计装机总量为15.45Gwh。
雄韬股份5月1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因深圳市大鹏新区区位发展战略规划环保要求,加上公司发展战略及产品线布局,拟对铅酸蓄电池业务进一步的整合与优化,决定将深圳生产基地铅酸蓄电池业务全部迁移至湖北子公司、越南子公司。
4月28日,老牌塑料薄膜、塑料包装制品企业——大东南发布公告显示,公司将终止实施“年产3亿Ah高能动力锂离子电池建设项目”。据了解,该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绿海,项目预计总投资为79560万元。截止2017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投入8377.68万元,项目进度10.53%。大东南陷入锂电池业务泥淖,面临退市风险。
成飞集成称,业绩下降主要是锂电池业务受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以及产线改造、配套车型重申、新建产能尚未释放等因素叠加影响,锂电池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3.89%,使得公司合并营业收入下降13.47%;同时,由于下游新能源客车补贴大幅退坡,导致锂电池产品售价下跌,本年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较上年同期增加,加之新建产线的固定资产折旧大幅增加等因素,公司锂电池产品毛利率大幅下滑致使利润大幅下降。
日前,据日媒报道,松下曾力争2018年度内使光伏电池业务的营业损益扭亏,但预计将推迟至2019年度以后。在与美国特斯拉共同运营的美国纽约州工厂,特斯拉方面的光伏电池板组装线完工推迟,来自松下的零部件供给也陷入停滞。
1月16日和18日,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2017度实现营业收入约125亿元,同比上升约43%;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上升5%-25%。不过在动力电池业务方面依然持续亏损并亏损幅度有所增加,全年亏损预计超过一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