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柏林Helmholtz-Zentrum-Berlin(HZB)的科学家们发现,采用CIGS和钙钛矿技术相结合的串联电池效率达到了24.16%。
11月21日,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的高效N型多晶i-TOPCon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高达23.22%,创造了大面积多晶电池新的世界纪录。这是天合光能打破的第20项世界纪录。
光伏电池正面和背面生产导电银浆需要耗银。根据国际白银协会(The Silver Institute)最新发布的报告,2009年每片光伏电池含银量为400毫克,到2016年已经降至130毫克,预计到2028年左右光伏电池的含银量下降一半,达到65毫克;而每片电池的产出从2018年的4.7瓦将增至2030年的6.0瓦,意味着每瓦光伏电池所需要的银量将下降,从2017年的每瓦22毫克降至2030年的每瓦10.5毫克。
经过连续的爆发,我国的光伏行业已经步入了平价上网的前夕。虽然面临补贴下调的压力,但是产业链相关生产工艺正在改进,电池效率也在提升;与此同时,在多项政策的支持之下,非光伏成本有望得到下降,所以补贴的下调应该不会对行业造成太大的影响。在此情况下,2018年我国光伏产业将持续火热状态,有望维持45GW左右的装机。
据悉,日本Kaneka公司的研究人员已经研制出了转换效率达到破纪录的26.3%(比之前的纪录提高了0.7%)的单晶体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虽然看上去也许并未提高很多
12月19日,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光伏发电系统解决方案及服务供应商——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今天宣布其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所研发的高效P型单晶PERC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高达22.61%,再创新的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