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缆行业,假冒品牌的电缆一直存在,除了给被侵权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困扰,这些假冒电缆的质量难以保证,给用户留下极大的安全隐患。
“12条被执行信息”、“超23亿元被执行标的”、“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些贴在老牌大型电缆综合企业——兴乐集团有限公司身上标签,让曾今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光环黯然失色。不难看出,兴乐集团已深陷危机。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通报了自治区和各地质监局联合检查组对涉及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化肥、电线电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材、水泥、建筑防水卷材、燃气灶具等7类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现场检查情况。共检查256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符合要求的企业为136家,生产条件存在问题的企业为120 家。
据SMM调研数据显示,6月电线电缆企业开工率为83.44%,同比下降8.3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7.55个百分点。 6月不论是大型线缆企业还是中小型线缆企业,开工率环比均有所回落,主因6月面临半年关,企业进入年中结算阶段,加之国网南网回款周期长,导致线缆企业资金压力较大,为规避资金风险,企业会控制接单量,选择性接单,从而抑制了企业的开工水平,产量环比下降。
提醒两个问题,第一个不合格电缆虽然曝光了,但是没有说处理意见,可能是要等十九大之后处理,第二个,各个省市都在推广自律承诺书,名字可能不一样,但是性质一样,相当于免死金牌了。
近期,电缆上市企业陆续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财报,从数据上看,可谓上欣欣向荣,有种百花争放的感觉,虽然部分上市企业并不能代表整个电缆行业,但从他们的经营活动上,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未来电缆行业的发展趋势。
国际市场研究机构ReportsnReports日前发布全球电力电缆制造商报告,评估了全球电缆企业的综合实力,中国四家电缆企业进入前19名,但未能进入前十。
名单没有泄露出来,所以还有回旋的余地,如果是曝光了,基本上就等死的节奏了。估计后期其他省份也会曝光出来得,顺便提醒大家,警惕钓鱼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