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电池作为可替代锂离子电池的下一代电池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全固态电池除了安全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外,还可能有更高的能量输出。
据外媒报道,锂离子电池应用广泛,手机、笔记本电脑、心脏起搏器和电动汽车等领域都需要使用锂离子电池。现在,科学家们正试图通过在减小电池尺寸的同时增加电池电量。俄罗斯和中国的科学家们与一个工业合作伙伴就一起组成了一支团队,成功将电池的能量容量提升了15%。
据外媒报道,休斯顿大学(University of Houston)和丰田美国研究院(University of Houston)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非常具有前景的高能量镁电池,其潜在应用范围包括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系统的电池存储等。
据外媒报道,能源公司道达尔(Total)旗下子公司法国帅福得(Saft)公司预计将于2020年初开始大规模生产下一代锂离子电池。帅福得是包括德国西门子公司(Siemens AG)、德国Manz公司和比利时化学公司索尔维(Solvay)在内的欧洲四方电池联盟的一员。
而此次美国马里兰大学、陆军研究实验室和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将传统的锌电池技术与水电池技术相结合,开发出了容量更大、安全性更高的可充电电池。他们使用新型的含水电解质,替代传统锂离子电池中使用的易燃有机电解质,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而通过添加金属锌以及在电解液中添加盐,则有效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电沉积是用于制造金属/合金以及颗粒和聚合物材料涂层的多功能电化学工艺。该过程在缩短微电路和基于电池的电化学储能技术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在通常使用的牛顿液体电解质中,该过程基本上不稳定。 潜在的不稳定性与微电路的失效,电池电极上的树枝状结晶形成以及离子选择性膜中的极限电导有关。
随着先进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动汽车等的快速发展,对于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属锂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Ah/g)及-3.04 V 的超负电极电势(相对标准氢电极),是理想的高比能量二次电池负极材料。因此,开发基于金属锂负极的高比能量二次电池如锂金属电池、锂空气电池及锂硫电池等重新受到关注,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化学电源领域的研究热点。
迄今为止,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固态电池技术应该说已经没有了不可逾越的技术瓶颈,但也仍然存在着技术难题有待解决。“固态电池的核心技术是达到高离子电导率的固态电解质材料技术以及实现低阻抗固—固界面的先进制造技术。
锂电安全一直都是行业关心的问题。由于应用端及政策层面对能量密度的要求不断提升,三元电池成为主流技术路线的趋势已不可逆转。但时至今日,困扰三元电池的安全性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就连号称BMS做到全球最好的特斯拉,也是安全事故不断,2017年仅国内就有两辆Model S发生严重起火事件,三元电池的安全性仍然受到大家的质疑。
近日,丰田终于和电动汽车一道上头条了。新闻稿中频频出现的“固态电池”到底是什么来头?不仅丰田,宝马也计划量产固态电池车,隔空“叫板”特斯拉,但是据业内人士表示固态电池的商业化之路“道阻且长”!吃瓜群众只想说:“扎心了!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