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外波段是电磁光谱中有趣的部分,它由人眼无法看到的颜色组成的。许多化学分子在红外光照射时会产生共振。这种红外共振可以用来识别分子或采集分子的“指纹”特征图谱。因此,红外波段对大气污染监测、爆炸物和麻醉毒品的检测、食品质量检测等一系列应用都很有帮助。然而,红外光学组件体积往往比较大,且价格昂贵、不可调谐。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饶峰和同事研发出一种全新的相变材料——钪锑碲合金,可在不到1纳秒内实现多晶态与玻璃态两种相态之间的转换。发表在本周出版的《科学》杂志上的这一研究成果,突破了相变存储器(PCRAM)的存储速度极限,为实现我国自主通用存储器技术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