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一方面,中央环保督察加码推进,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宏观经济持续去杠杆,资本市场对环保的态度由热转冷,PPP项目展开深入调整。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力军,环保产业似乎走入了十字路口
2018年11月11-12日,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湖北省荆门市开展下沉督察,发现该市推卸磷化工污染问题整改责任,顶风违规审批新的项目;磷石膏渣场污染防治措施长期不到位,严重污染周边地下水、地表水,对汉江水质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老城市的问题新城区也未能幸免。芜湖市城东片区虽是新城区,但因管网建设严重滞后,万春新苑雅苑小区及周边居民区大量生活污水长期溢流进入雨水管网,最终进入北泥西沟,导致北泥西沟等多条水体黑臭明显。
从山西省新绛县政府获悉,针对中央环保督察组21日通报的山西高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高义钢铁”)违法倾倒钢铁废渣危及环境安全有关问题,新绛县委、县政府已责成高义钢铁全面整改,新绛县纪委监委对相关单位、乡镇、村等21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
从山西省新绛县政府获悉,针对中央环保督察组21日通报的山西高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高义钢铁”)违法倾倒钢铁废渣危及环境安全有关问题,新绛县委、县政府已责成高义钢铁全面整改,新绛县纪委监委对相关单位、乡镇、村等21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
11月6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山西开展“回头看”工作,接到关于山西高义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义钢铁”)违法倾倒钢铁废渣危及环境安全的举报,是2017年第一轮环保督察的重复举报。对此,督察组高度重视,即安排人员赴运城市新绛县现场检查。
2018年11月17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转办清单(第十一批)转办举报案件79件。其中太原市34件、大同市2件、朔州市7件、忻州市2件、吕梁市11件、晋中市6件、阳泉市4件、长治市1件、晋城市5件、临汾市2件、运城市5件。
2018年11月15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转办清单(第九批)转办举报案件73件。其中太原市18件、大同市11件、朔州市3件、忻州市8件、吕梁市7件、晋中市6件、阳泉市6件、长治市4件、晋城市6件、临汾市3件、运城市1件。
今年5月30日至7月7日,6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对河北、河南,内蒙古、宁夏等10个省(区)开展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并同步安排相关领域环境保护专项督察。从10月16日开始,各督察组陆续向相关省(区)反馈“回头看”和专项督察意见。
聚焦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期间及近期通报了一系列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充分说明,督察整改不到位绝非个案,而“回头看”这记“回马枪”杀出了哪些深层次原因,也值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