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太赫兹电磁频谱的其它频段相比,位于红外和微波之间的频段似乎被忽略了。据麦姆斯咨询报道,香港中文大学和华威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的一个研究小组最近发表研究成果,表明实现太赫兹光束的宽带宽、大幅度且快速的调制是可能的,甚至只需非常简单的器件就能实现。
甚至连以公信力著称的BBC也难以幸免,比如BBC北安普顿分站的推特账号就曾发过这样一条消息:Breaking News: President Trump is injured in arm by gunfire #Inauguration.(劲爆消息:特朗普总统在就职典礼后遭遇枪击,手臂受伤。)
据报道,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制造出一系列由热塑性塑料制成的4D打印物体,这些物体只需使用通用的3D打印机就可以进行生产打印,而且在受热到一定程度时这些物体可以将自身折叠成预定的形状。
6月19日,全球科技界瞩目、被誉为世界机器人第一大展的2018年德国慕尼黑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贸易博览会(简称德国机器人展)在慕尼黑国际展览中心拉开大幕。开展首日,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引领行业之先的三大创新技术面向全球首次发布,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机器人产业最新研究成果和强大的创新研发能力。
2018年5月26日至29日,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简称数博会)在贵州贵阳成功举办。大会以“数化万物 智在融合”为主题,邀请各行业知名人士同台论道。
虽然Li2O2化学的高能量密度对于电动汽车商业化应用是有希望的,但碳基阴极的不稳定性以及放电产物的绝缘性限制了它们的可再充电性和能量密度。近日,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Marnix Wagemaker教授(通讯作者)提出了一种由α-Fe2O3纳米粒子和碳纳米管(CNT)组成的阴极材料,其在高容量的深层充放电下实现了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近日,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于浩海教授课题组与中科院理化所合作,在氧化物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
2017年12月20日,由第一财经、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主办的“未来狂享曲2017第一财经数据盛典”在北京举行。在现场,CBNData连续第二年发布中国互联网消费生态大数据报告,这份年度报告是CBNData对过去一年大消费领域和互联网领域数据研究成果的大集合,将会每年持续发布,力求成为每年中国互联网及大消费行业发展趋势的数据全景图和研究风向标。
本文是一篇发表在《自然》杂志的综述,着重探讨了三个关于未来工作紧迫的问题:机器学习会淘汰工人吗?零工经济(Gig Economy)会增加对工人的剥削吗?技能的差距能够弥补吗?并给出了学者们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成果。文章由36氪编译。
高速成像技术是太赫兹(THz)技术应用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中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可无像素成像的THz频率上转换成像芯片,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子刊《科学报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