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C隶属于美国国家能源部,拥有世界上最长的直线粒子加速器。庞大的X射线激光束进入加速器后,进入七个实验区域,在其中称作MEC(Matter under Extreme Conditions,“物质在极端环境下”的缩写)的最后一个区域,这样的超高温被创造出来。在MEC,高功率激光被用来撞击金属片,直到这些金属片汽化成等离子体。
2018年10月30日,从外媒了解到,荷兰特温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型金属3D打印制造方法,它能允许激光设备打印纯金颗粒。据悉,这种称之为LIFT(激光诱导正向传输)的新技术使用超短绿色激光脉冲来熔化纳米厚度薄膜中的微小金属。黄金是许多电子和通信设备中必不可少的金属,因此该方法非常重要。除此之外,金属微结构也与光子学、等离子体、微机械和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密切相关。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等离子体激元是指传统金属和半导体的电子量子化集体振荡,一直以来吸引着人们对其在传感、快电子学和太阳能电池技术中应用的兴趣。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2017年白皮书的最新报告,信息增长率比2010年和2012年的预测快得多,到2025年,总数据量将达到160 ZB(109 TB),这比2012年的预测高出4倍。大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激励着科学家和工程师研究和记录持续数百年的现象,这些现象以长时间的数据出现。
研究人员设计和测试了一系列等离子体纳米天线阵列,可以驱动新一代超灵敏低成本荧光传感器的开发,并可用于监测水质。
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悉,该系黄翊东教授团队成员刘仿副教授,带领科研人员研制出了集成自由电子光源的芯片,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无阈值切伦科夫辐射,是我国科学家率先实现的重大理论突破,加速了自由电子激光器小型化进程。
英国Tokamak Energy(托卡马克能源公司)最新的聚变反应堆运行后,于今日实现了首次等离子体放电。该公司的CEO表示,2018年可以做到使堆内温度达到1亿摄氏度(1.8亿华氏度),并在几年内实现核聚变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