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器产品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其需求受各行业投资驱动,但与全社会固定投资最为相关。因为任何固定投资都需要电力能源的保障,从而促进低压电力设备的需求,进而拉动低压配电电器的销售。所以一般而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决定了低压电器的市场规模。
ARM日前宣布根据委托第三方针对全球近4,000名消费者进行的独立调查显示,仅少数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AI)的发展将导致机器人大肆盛行,取代人类就业。
互联网经济时代,大型企业扮演的并不是主导者的角色,更是平台提供者的角色,富士康从一家生产能力强大的代工企业向平台主转型,是商业模式的转化,也是企业文化和价值的让渡,对于富士康而言,并非只是把收购企业纳入麾下那么简单。
如今中国的共享经济几乎无处不在:汽车、自行车、雨伞、篮球和充电宝等,而共享冰箱、共享电视、共享洗衣机的出现,也宣告共享风吹到了家电行业。
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在世界产业经济中占有重大比例,我国工业经济尤其突出。同时,我国工业发展刺激我国分析监测仪器需求,带来一些列的分析产品、技术的研发及各种分析检测新标准的制定。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性文件出台,全国各省都在积极发力。其中,浙江制造、山东制造等迅速崛起,先进制造大省新方阵、新座次正在形成。
屏幕作为人类视觉的“延伸”,如今已经随处可见。殊不知,看似平常的显示产业背后,却曾上演过一场场血淋淋的“殊死搏斗”。20年的产业变革,让日本这个液晶时代的缔造者走下神坛,世界第一的位置由韩国取而代之,而在砥砺前行数十年后,中国显示产业终于开始崭露锋芒,并逐渐成为全球显示产业重心。
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近10几年来,世界集成电路产业都在走下坡路,但中国却保持着年均20%左右的增长率。因此,世界集成电路主要厂商和各路资本都在抢滩中国市场,促使国内很多地区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奠定了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基础。
“中国制造”正在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一方面是外部竞争市场,国际高端和低端两头挤压,制造压力过剩;一方面是内部环境诸多约束,“脱实向虚”依然明显,制造动力不足。制造业如何振兴?
有媒体援引一项统计数据称,2016年,中国清洁能源“弃风”“弃光”“弃水”量约1100亿千瓦时,“三弃”总量超过同年三峡电站的发电量,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也跌至1964年以来的历史新低。其中,“弃水”问题较为常规,相对比例较小,但新能源“弃风”“弃光”比例接近20%,的确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三弃”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是否是跃进式发展的后遗症?是否与“地方壁垒”相关?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