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透露,2019年,全国能源系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增优减劣,煤炭、煤电去产能目标任务超额完成。
12月14日,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南网能源院”)2019年度研究报告发布暨能源转型发展研讨会在广州举行。该研究院在会上发布了《中国能源供需报告》等6份能源电力行业的年度系列研究报告。80余名来自能源行业的领导、专家学者和业界代表还围绕“能源转型探索”“能源生态建设”“电力市场建设”主题展开了研讨和交流。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1月28日在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市委书记李强会见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智民一行。
前三季度经济数据中还有一个显著的变化是,能源消费的增速远远低于经济增速。换句话说,如今的中国,开始用越来越少的能源消耗支撑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前三季度能源供需情况。据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副司长张洋解读,前三季度我国能源供需延续稳定态势,能源消费结构继续优化,节能降耗扎实推进。其中,电力生产延续上半年较快增长态势,发电量增长7.4%。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增长8.9%,高于全部发电增速1.5个百分点,占全部发电的比重为26.7%,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
10月20日,在“2018智慧能源发展高峰论坛”上,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发言中表示,协鑫集团明年起从上游的硅料到硅片、组件、系统全面升级降本,投建的电站,无论是分布式还是集中式,所有的光伏发电项目都不再需要国家补贴。明年在西部筹划的大型太阳能发电基地,在解决电力送出的情况下,不需要国家补贴,仍然可以大力地发展。他还表示,协鑫的风电也可以做到不再依赖补贴。
新能源项目投资额较大,收益期较长。大规模持续新能源项目投资,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壮大新能源产业规模,提升新能源层次。发展电网侧储能还可以获得储能容量电费以及对电网提供调峰、调频、事故安全响应等辅助服务补偿在内的所有收益;同时,有助于形成一个以掌握具有领先水平的储能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产业集群,推动县域工业经济快速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健康发展。
不过火电企业还深陷亏损泥沼,因煤价上涨、发电成本上升,亏损面接近一半。这意味着,即使社会用电量继续增长,火电企业也只能自己消化成本,最多通过煤电联营、央企重组整合共担,但可见的将来,火电企业将继续独处亏损泥沼,难以自拔。
报告显示,虽然现代可再生能源在全球最终能源消费中的份额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稳步增长,到2015年将达到近10%,但到2030年这一比例需要翻番至21%,并且必须进一步提高能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