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在雄县人才家园小区新星地热换热站内,值班工作人员在10号板式换热器旁向经济观察网记者介绍,地热水经潜水泵提取,进入旋流除砂器除砂后,再进入板式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换热后的地热水经排气、过滤、加压等回灌装置实现100%同层回灌,从而真正做到“取热不取水”。
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此前设定了在2017-2018财年增加9吉瓦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发电能力的目标,并且仅仅达到了这一目标。到2018年3月底,印度在营的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发电容量累计达到20.5吉瓦。
欧盟议会近日投票决定将2030年的可再生能源目标从27%的目标提高到35%,这一目标将在即将到来的谈判中转达给欧盟各成员国。
一些大型技术、工业和电力公司已呼吁欧盟设定至少35%的可再生能源目标。下周举办的欧盟能源部长会议将决定这一目标。
BEE认为,如果维持目前的增长趋势,至2020年,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发电量的比重最多可从现在的14.6%上升至16.7%。
据能源经济和财务分析研究所(IEEFA)最新报告显示,日本正在朝着实现2030年环境目标的正确方向迈进。该报告强调,能源效率是日本增加环境友好程度、减少对传统发电模式依赖的重要因素。
“普及电力、可再生能源和能效三项全球能源目标按照目前的进展速度难以达到2030年的目标。”世界银行与国际能源署4月3日发布的最新《全球跟踪框架》报告说。该报告是“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知识中心的研究成果之一。
通常而言,大型企业往往会制定更加激进的绿色能源目标,也就是说这部分企业需要上线更多可再生能源容量,以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更有可能成为可再生能源电力领域的领头羊。本研究报告将具体分析世界十大企业的可再生能源目标、能源战略及目前的实现情况,并交叉对比同类公司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