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柏林Helmholtz-Zentrum-Berlin(HZB)的科学家们发现,采用CIGS和钙钛矿技术相结合的串联电池效率达到了24.16%。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2020年3月6日发布新闻宣布,公司技术团队研发的N型大面积高效多晶太阳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3.81%,创造了新的大面积多晶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
南通苏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Nantong Sumin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以下简称“苏民新能源”)2019年12月18日发布新闻宣布,公司研发的大面积高效P型多晶PERC太阳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2.88%,创造了P型多晶PERC电池的世界新纪录。该结果于2019年12月获得中国光伏权威检测机构——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CPVT)的认证。
近日,经第三方认证测试机构TÜV莱茵测试,隆基60型PERC双面组件正面转换效率达到21.65%,再次创下新的单晶PERC组件效率世界纪录。
国家能源集团、上海电气、北京未来科学城、德国曼兹公司共同成立的神华光伏科技研发公司(NICE Solar Energy)近日宣布,由中德科学家团队共同研发、德国产线生产的铜铟镓硒(CIGS)薄膜光伏组件,以17.6%的全面积光电转换效率创CIGS量产组件冠军效率世界纪录,该效率数据已获得德国莱茵TüV(Technischer überwachungs-Verein,技术监督协会)认证。
提高太阳能转换效率的路途困难重重,其中一项难题便是太阳能材料没法吸收全部的光,有一部分的光能会以热的形式损失,进而降低性能,对此,最近美国科学家透过添加有机化合物材料,成功吸收并转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热,最高转换效率有机会从33%突破到66%。
2019年11月5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CPVS)在西安第29届国际光伏科学与工程大会(PVSEC-29)暨18届中国光伏学术大会(CPVS-18)上发布了2019年太阳电池中国最高转换效率(CPVS Best Research-Cell Efficiencies)。
在光伏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光电转换效率无疑是备受关注的一项,其承担着降低光伏度电成本的重要使命,组件转换效率的提升是降低成本的重要一环。如何以最优组件效率和系统效率来满足客户的需求,是光伏企业高效电池组件研发中需要致力于解决的关键问题。
可测量参数:光谱响应度、外量子效率、光子电子转换效率、内量子效率、反射率、透射率、积分短路电流密度、光束诱导电流、量子效率制图、反射率制图、光束诱导电流制图
近年来,我国光伏行业的技术进步飞速,光电转换效率不断提高。以代表着我国光伏领域最先进技术水平的“领跑者”项目为例,最新的第三批“光伏领跑者”项目的准入门槛大幅提升。国家能源局明确提出:采用的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应分别达到18%和18.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