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首轮输配电价改革的全面完成,以及价格改革在能源、医疗、农业方面取得的进展,我国价格市场化程度已经超过97%,未来价格改革将进入“深水区”,改革难度也将进一步加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将改革向纵深推进。有关专家表示,电力等能源行业仍是价格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突破口。
7月25日,《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召开的电改吹风会上获悉,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已经覆盖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区、市),形成了以综合试点为主、多模式探索的格局。其中,第三批14个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核定工作已基本完成,近期将由各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这意味着输配电价改革将实现省级电网全覆盖。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去年总用电量约1.3亿多万度,是名副其实的用电大户,用电成本占用能成本的80%以上。“通过大用户向发电企业直接购电,一度电便宜3分钱,我们去年全年节省了电费180万元。”萧山机场动力机电与能源管理部副总经理胡军说,随着油改电项目的推进,今年用电量将增长20%左右,预计上半年用电成本能减少200多万元。
随着我国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改革的推进,今年上半年,我国将实现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在省级电网全覆盖。目前,国家电网方面,安徽、湖北、北京、冀北等11家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标准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执行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天津电网2017-2019年输配电价的通知》(发改价格〔2017〕205号),现就天津电网2017-2019年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近两年来,输配电价改革不断提速,成为新一轮电改的亮点。针对输配电价改革的普遍观点大致有两个,一是改变电网企业传统盈利模式;二是理顺电价传递通道。相对于传统体制,这两点确实是重要变化和巨大进步。与此同时,当下仍鲜有针对既定输配电价政策对电力市场化进程影响的关注。
当前,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已迈入深水区,在输配电价改革、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售电侧改革等稳步推进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对于电改的现状及未来,专家们怎么说?我们今日起推出的一系列深度文章,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启迪。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配售一体化将是未来电力系统建设的一个重点,电改红利有望打破现有电网对配网侧的垄断,增量配网资产将向社会资本放开,后续配网项目有望加速落地。
为建立规则明晰、水平合理、监管有力、科学透明的独立输配电价体系,提高价格监管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透明度,推进输配电价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拟定了《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试行)》。
《办法》指出,核定省级电网输配电价遵循以下原则:建立机制与合理定价相结合;弥补成本与激励约束结合;促进电网健康发展与用户合理负担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