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国家能源局向社会公开发布了《可再生电力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根据该文件,未来国家将对各省级行政区全社会用电量规定最低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比重,能源主管部门按年度制定各省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指标,进行监测、评估和考核。未达到配额的相关行政区域和市场主体将受到惩罚。可再生能源配额包括“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配额”和“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
“稳步发展太阳能发电。强化光伏发电投资监测预警机制,控制弃光严重地区新建规模,确保光伏发电弃电量和弃电率实现‘双降’。健全市场机制,继续实施和优化完善光伏领跑者计划,启动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示范和实证平台建设工作。”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政协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4253号(工交邮电类398号)提案答复的函》(以下简称“文件”)。文件就多举并措解决弃光问题、着力解决补贴拖欠问题、降低行业成本、完善用地政策等四个方面的建议进行了答复。
伴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迅猛发展,配额制不止一次被热烈讨论过。配额制之所以在我国讨论了十多年都没有实施,是因为它不是单一的政策,而是涉及整个体系的设计,包括下一步绿色电力交易如何开展等,都需要仔细考量。
今年7月起,我国就要正式开展绿色电力证书认购工作。明年,将根据市场认购情况,适时启动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和绿色电力证书强制约束交易。
此次会议由能源基金会(中国)支持,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主办,围绕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落地实施、完善绿证交易体系等主题进行研讨。
首先,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我国风电发展的一些情况。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能源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下,我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包括风电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过去十年间,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快速增长,2015年全年新增装机3000多万千瓦,是2005年的60倍。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不久前联合发布电改9号文首个配套文件《关于改善电力运行调节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的指导意见》,明确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