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以“Experimental Two-dimensional Quantum Walk on a Photonic Chip”为题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金贤敏研究团队最新研究成果,报道了世界最大规模的三维集成光量子芯片,并演示了首个真正空间二维的随机行走量子计算。
然而,该领域仍然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进步,例如:IBM深蓝机器人击败世界上最优秀的象棋手、自动驾驶汽车的诞生,以及谷歌DeepMind的AlphaGo击败世界最佳围棋手……目前的成就展示了过去超过65年来最优秀的研发成果。
“我们有机会解决一系列此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微软量子团队主管托德·霍尔姆达尔(Todd Holmdahl)表示,他认为量子计算将在5年内被用于重要实际应用中,“对于传统计算机来说,它们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可能得耗尽‘宇宙的生命’。”
我国科学家也加快了研发步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与陆朝阳课题组于2017年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超越早期传统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机。也正是看到了这样的“洪荒之力”,各大巨头开始入局量子计算。2017年底,IBM称已成功研制出50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处理器样机。
在近日落幕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阿里云ET大脑同中国科学院光量子计算机、特斯拉垂直整合能源解决方案、微软小冰情感计算人工智能等十余项成果入选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希望,ET大脑可以解决仅靠人脑无法解决的棘手问题,比如城市病、环境问题等。
今天(3日)上午,中科院为量子计算机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科学家构建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在中国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