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中石油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宜林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资金融通平行主题会议上指出,今后一个时期仍然是推进“一带一路”能源与金融一体化的黄金时期
5月9日消息,据《金融时报》报道,在与西方数据(Western Digital)展开的法律纠纷中,日本东芝公司展开反击,警告这家美国公司勿要干扰其价值200亿美元内存芯片业务出售事宜。对于目前处于困境中的东芝来说,这笔交易对其未来至关重要。
近日,作为能源行业唯一一家在美上市的互联网金融企业,SPI面临诸多挑战,导致股价一跌再跌,从上市次日以16.53美元收盘,此后便开启一路下跌行情,4月13日收盘价为0.71美元
比较2016年的34GW,2017年的中国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应当是趋于下降的。但是比较可能的下降幅度,这一市场中金融资本对于投资机会期望值的下降幅度却要大得多。相信实际结果也是下降的。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美、德、日等国为代表的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掀起一股“再工业化”潮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已然成为不可避免的全球发展趋势。在2013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正式提出“工业4.0”战略,希望以此来振兴本国制造业,该战略的推出迅即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制造业转型竞赛。
英国金融时报网20日报道称,最近收购通用电气水务部门的法国公用事业公司苏伊士CEO指出,水资源稀缺是工业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总部设在伦敦的谷歌旗下人工智能(AI)实验室DeepMind正在与英国国家电网公司讨论,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平衡英国的电力供需矛盾。
当前,可持续基础设施理念也已成为各国政府、金融机构投资、建设关注的重点。风电环境友好,对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积极作用,因此多国已经将大力发展风电作为电力规划发展目标。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从竞选开始至今一直在各种场合多次声称要重振美国的制造业。12月21日又宣布组建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按照特朗普过渡团队的说法,此举“显示了当选总统振兴美国制造业,让每名美国人都有机会获得体面工作和体面工资的决心。”那么,美国制造业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相比于美国,我国制造业的差距在哪里?面对特朗普咄咄逼人的架势我国制造业又该如何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