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印度人的消费能力较低。根据2016年的数据,印度人均名义收入为1709美元,还不到中国(8123美元)的四分之一。他们用于在网上购物的装备情况也较差:根据奥米戴尔网络的研究显示,去年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印度人拥有智能手机,而且其中三分之一的设备无法进行数据连接。
“请尽可能多的雇佣年轻人,让你的公司充满希望,不会畏惧未来;同时,请尽可能多的雇佣女性,让你公司接近完美。”2月7日下午,韩国延世大学的报告厅内座无虚席,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和近千名学生围坐一堂,分享他对公益、女性领导力、年轻人发展机遇等话题的心得。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表示,自己对自动化过程中对人类工作数量的影响感到担忧,未来的30年对人类来说会非常痛苦。不过阿里巴巴在去年6月曾向微软和亚马逊等公司发起挑战,将其人工智能云产品扩展到了欧洲,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多个数据中心。
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在出席2017国际智慧城市峰会时表示:智慧城市不是一次性工程,不是“交钥匙工程”。要注重智慧城市的不断转型,创新升级。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尚进也曾提到:“如果不能站在老百姓的需求角度看待科技的发展,看待城市的进步,那这种进步就是一种虚假的繁荣”。
2月1日消息,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公布了2018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此次财报中披露,阿里在该季度收入达830.28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阿里云方面增长态势较强劲,云计算收入同比增长104%达到35.99亿元。
前些时候,有条新闻在人工智能领域刷了屏:AI大牛吴恩达宣布成立AI初创公司Landing.AI。“AI将变革制造业。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吴恩达这样说。日前,在一次人工智能峰会上,阿里云总裁胡晓明也表示,AI企业只有与产业深度融合,才是正确发展方向。
马来西亚数字经济发展机构MDEC首席执行官雅斯敏马目在吉隆坡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未来马来西亚城市大脑不仅将对整个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自动调配公共资源,还将成为激励马来西亚技术创新的平台,鼓励更多本地人才开发人工智能落地应用。
1月26日,阿里云入选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社会贡献50强”,总裁胡晓明获得了“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卓越企业家”。阿里云是唯一同时获得两大奖项的互联网企业。
富士康如此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富士康CEO——郭台铭曾经总结过富士康成功的关键有四点: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即找到美国苹果、芬兰诺基亚等大客户,并利用中国低廉而勤奋的劳动力生产。不过,如今这个成功模式可能走到尽头,因国内劳工已不再是可随意榨取的工人。
高速增长的背后体现着中西方社会深刻差异:经过长期发展,西方的大企业通常都有自己的一套公司内部信息系统,抛弃起来成本太低。而中国的公司的IT,基本上都处于低级水平。经济学人指出,这将为阿里云等中国云计算服务商提供绝佳的机会: “普通中国公司都会直接跳到云服务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