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半导体企业与市场经济的融合,我国集成电路设计、分立器件制造、封装、测试等领域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半导体制造材料产业步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取得显著成绩。
近年来国内半导体行业快速增长,带动半导体材料需求快速释放,然而目前国内半导体材料绝大部分仍依赖进口,本土半导体材料厂商仅能满足约20%的需求,且大多为中低端材料。专家认为,未来几年中国半导体材料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产业自给率有望逐步提升,国产化替代前景值得期待。
英特尔不仅是一家芯片公司,还是一家投资公司!在中国,它至少投资了9家本土公司!华胜天成借道并购基金,外延到集成电路领域,如果收购完成,就将华丽转型!
在市场需求增长和核心产品价格上涨双重作用下,我国集成电路进出口金额和数量均大幅上涨。据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1-5月,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达到954.8亿美元,同比增长17.9%;出口256.6亿美元,同比增长11.3%。
随着集成电路行业的迅速发展,体积小、集成度高的器件越发受市场欢迎,这种需求也导致导线间间距越来越小,内部氧化膜逐渐变薄,以至于制造过程中一些微小电压就可能击穿这些电子器件。而电子产品在生产、运输、储存和转运等一系列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电压却远远超过其耐压值,这就可能造成器件的击穿或失效,影响产品的可靠性。所以必须要重视静电的防护,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中国集成电路的市场需求已远远大于其产值,高额的进口费用,在不断催促着中国集成电路的创新发展。但由于国内集成电路技术发展较慢,核心技术以及众多专利大都来自于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以致于并购成为了中国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年来,珠海促进信息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已形成了以智能终端制造、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为重点的信息产业体系,信息产业呈现出产业规模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布局基本成形、骨干企业快速成长的发展趋势。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口径计算,截至 2016 年底,珠海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产值 772 亿元,同比增长 13%,其中最具特色的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实现收入 27 亿元,产业规模首次进入全国前十。
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17年1-6月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2201.3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设计业同比增长21.1%,销售额为830.1亿元;制造业增速依然最快达到25.6%,销售额为571.2亿元;封装测试业销售额800.1亿元,同比增长13.2%。
近日,从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获悉,长电科技使用在集成电路封装及分立器件产品上的JCET商标,已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成为国内封装行业首家获得者。
8月2日下午,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与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政府在无锡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总投资约100亿美元的华虹集团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项目正式落户无锡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