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去20多年来,人类的生活与沟通方式深受互联网技术的影响,尤其最近,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一词成为热门名词。物联网是一个由人、物件、动物、机器相连而构成的巨大网络,以供传感、控制、监测、识别,并交换所有的信息,进而提供更增值的应用服务。物联网将会是一种新型态的网络革命,具跨行业融合概念,也代表一种趋势、充满想象与机会。
日前,谷歌DeepMind发布了最终版围棋程序AlphaGo Zero,并以100:0的战绩击败了原来的AlphaGo。这场令人注目的对弈结果,见证了人工智能发展的里程碑式变革。一时间,AI的狂风被再次掀起。
据日本和英国媒体联合调查,世界上820种职业和2069项工作中,有710项工作可以被智能机器人替代,占全部工作比重的34%,其中日本、美国、欧洲各国基本上有一半左右的工作将被机器人取代,这意味着几乎整个蓝领阶层和相当一部分白领岗位将彻底被人工智能取代。
人工智能将会带来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Nature)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未来工作的评论与报道。本文主要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来讨论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造成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
机械工业是工业革命的切入点,是国家竞争力的制高点。“机械工业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防力量,是国民经济的基石。”10月12~13日,全国机械行业转型升级推进会在福建泉州南安市召开,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多个研究机构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大量资金正流向AI,尤其是AI与其他行业的应用结合,中国企业在这一层面的融资额已逼近美国。与此同时,中国企业还在人才争夺方面投入重金“补足”,并在应用层面与美国不相上下后,开始向核心技术领域进发。
想象一下,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洗涤剂和水温的要求;搬运人员卸货时,一个包装好的物品可能会大叫“请对我温柔点”……想着这些充满科幻感的场景,你是否也期待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
《中国能源报》社主办的“首届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今天在京举行。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现场发言表示:能源行业的发展与革命,现在是很关键的时候。中国取得了很多成绩,但能源革命还远没有完成,我们还面临着多种挑战。
为深入贯彻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国能发新能〔2017〕31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十三五”可再生能源发展工作机制、规模指标和保障措施。
“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给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及推进能源革命带来了一时的冲击,但以光伏为代表的能源革命本质上是一场科技革命,并不会因美国缺乏热情而停顿。”协鑫新能源副总裁、分布式事业部总裁刘倩于日前在第五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