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黑龙江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底,通过淘汰关闭一批、引导退出一批、改造升级一批,实现全省煤矿数量大幅度减少,矿井结构明显优化,大中型矿井产能占60%以上;
临西运河200兆瓦风电项目首批6台机组已于日前成功并网发电,建成投运后,对河北省的环保工作以及新旧能源格局的转换具有重要意义。
据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迫使我们放慢国际业务,稳定我们拥有的任何资产。但现在我们已经重新获得市场地位,我们计划很快重新进入国际市场。我们希望最早能在下个季度获得一些订单。”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弃风电量182亿千瓦时,同比减少22.55%,弃风率为8.7%,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弃光电量30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8.92%,弃光率为3.6%,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
受限于补贴压力,国家能源管理部门年内先后调整风电、光伏政策。尤其是光伏531新政调控力度空前,风电竞价分配资源措施虽温和但仍超预期。政策支持是新能源成长的重要推手,政策规划调整影响行业发展趋势。
2017年以来,江苏、浙江、广东等多个东南沿海省市相继公布了新的海上风电发展规划方案。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年初,各地规划的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一亿千瓦。
根据重庆发改委发布的《重庆市“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显示,2020年,全市电源总装机约2687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725万千瓦,煤电装机(含市外点对网项目)1582万千瓦,气电装机80万千瓦,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合计300万千瓦,计划内外购水电387.5万千瓦,清洁能源(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占比将达到38.15%。
7月24日,在江苏南通振华海工基地举行的300MW海上风电项目220kV海上升压站验收会上,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变电工衡变公司)为项目提供的220kV主变、252kVGIS、40.5kV六氟化硫气体绝缘开关柜等设备成功通过验收。作为我国首座具备完全知识产权的海上升压站,该项目的成功验收标志着我国打破了海上风电领域长期被国外合资厂商垄断的局面,海上风电项目首次实现了电气一次设备国产化。
7月24日,三峡新能源江苏大丰公司300MW海上风电项目220kV海上升压站,在江苏南通举行出厂验收。它是我国首座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海上升压站,其电气主设备如主变压器、开关柜等,由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简称“衡变”)集中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