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休斯顿大学(University of Houston)和丰田美国研究院(University of Houston)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非常具有前景的高能量镁电池,其潜在应用范围包括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系统的电池存储等。
近年来,高能量密度的三元电池需求大增。钴是三元电池中的重要原材料,但其资源稀缺,2017年以来价格不断上行。在成本压力和补贴倒逼的背景下,高镍电池未来有望成为主流。今年以来,多家锂电厂商加大高镍电池产量。
据悉,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的实验大楼已于7月底建成,并顺利通过竣工验收。目前,大型原器件开始陆续“安装”,调试完成后,将建成10拍瓦超强超短激光和重频的1拍瓦级激光输出束线,以及3个用户实验终端。
据彭博消息,包括墨尔本的Lachlan Shaw在内的瑞士银行集团分析师在周一(6月18日)的会议结束后表示,电动汽车销售的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增长速度超过预期,电池组尺寸增加,固定储能量大幅增长。
可充水系锌电池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如智能电网)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这得益于水系电解液具有高的安全性、良好的环境兼容性和优异的离子电导率;此外,锌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化学稳定性高,可直接用作负极材料。
虽然Li2O2化学的高能量密度对于电动汽车商业化应用是有希望的,但碳基阴极的不稳定性以及放电产物的绝缘性限制了它们的可再充电性和能量密度。近日,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Marnix Wagemaker教授(通讯作者)提出了一种由α-Fe2O3纳米粒子和碳纳米管(CNT)组成的阴极材料,其在高容量的深层充放电下实现了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LG化学将提供一款基于镍钴锰(NMC)化学产品且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专门应用于印度市场。这类电池将部署在马恒达电动汽车及双龙电动汽车上。LG化学还将为马恒达电动汽车公司(Mahindra Electric)设计锂离子电池模块,并创建电池组,应用于马恒达集团及其它客户的产品当中。
11月10日,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马桂富、工程研究总院前瞻技术院副院长曹勇、证券事务代表沈强生在接待机构调研者时介绍说:公司11月份北汽新能源EC180订单约为5000台,目前正在紧张生产与供货中;四季度约合计有7000-8000台北汽EC180供货计划。
能量密度,是当今新能源行业焦点。日本政府率先提出2020年纯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电芯能量密度达到250Wh/kg的目标;随后美国将2020年电芯能量密度目标由原来的220Wh/kg提高至350Wh/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