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专注于储能领域的第三方研究机构ESSTank发布了《2017年中国储能产业深度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报告》认为,虽然中国储能产业政策频出,
2016年以来,储能产业发展进入加速期,储能市场呈规模化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开始从商业模式上认可储能,越来越多的储能技术应用到传统电厂和新能源电站中。
市场调研机构Technavio的分析师预测,2017-2021年全球超导储能市场将以年复合增率6.37%增长。
2016年以来,储能产业发展进入加速期,储能市场呈规模化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开始从商业模式上认可储能,越来越多的储能技术应用到传统电厂和新能源电站中。
储能技术作为支持传统电力平稳运行,促进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支撑分布式能源和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受到各方的重视和认可。在近日召开的“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2017”会议上
2017年5月23日,由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指导,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等主办的第六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开幕式活动上
5月18日,南都电源发布公告称,公司分别与无锡星洲能源、江苏艾科半导体、江苏红豆实业、奥音科技签署针对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改善电能质量、有效平抑负荷波动
据悉,2016年下半年,我国储能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期。储能业务今年站上产业“风口”,东莞企业也开始提前布局。作为国内新能源行业的龙头,易事特瞄准这轮产业机遇
今年2月,一则澳大利亚标准协会起草AS/NZS 5139安全标准的传言引发了世界储能圈对产业发展的担忧,这一规则将禁止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安装在室内和车库内,并要求其安装在独立的建筑中。
储能产业正在朝着商业化方向快速迈进。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市场机制逐渐理顺、多领域融合渗透,国内储能项目装机规模快速增加、商业模式逐渐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