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份,美国联邦机构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建议白宫对进口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关税,引发特朗普总统60天的期限,以决定是否实施贸易救济。美国太阳能产业目前正焦急地等待特朗普政府决定是否对太阳能进口征收大量关税,这可能在快速增长的国际市场上损害美国的地位。
据日本当地媒体报道,针对新一代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电池”材料,东京大学先端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在不使用铷等稀有金属的前提下,实现了20.5%的高转换效率及稳定发电。研究通过添加地球上较多存在的钾元素,实现了结晶构造的稳定性。研究组在进行长期耐久性试验同时,面向松下、东芝等企业的实用化进行评价与研讨。
据《纽约时报》报道,为保护美国国内市场,美国总统将在11月13日前收到限制进口太阳能电池板的建议。该报指出,这项建议由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在特朗普总统访华前夕制定。
10月16日,台湾太阳能电池巨头NeoSolarPower(NSP),Gintech和Solartech在台湾证券交易所停牌,这加剧了三家公司合并的传言。
在日前于宁夏银川召开的中国材料大会上,与会专家认为,钙钛矿、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不断提升,具有制备成本低、轻薄等优势,发展前景广阔。但稳定性差、大面积制备难等瓶颈阻碍了其大规模产业化。一些专家和学者建议,应加大基础研究,瞄准柔性电池强化研发,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薄膜太阳能电池实现产业化,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升级换代。
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太阳能发电总容量近80GW。有业内专家担忧,世界第一的体量也将带来严重的太阳能电池板老化回收利用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