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中国的核工业也在加速国际化进程。中国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核电技术正乘着“一带一路”东风扬帆出海,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西班牙核电企业凭借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积累的经验,期待与中国企业共同开发国际市场。
日前,相关媒体报道称中国计划将主要的火电、核电企业进行重组,数量将由现在的8家变为3家。报道称,涉及的8家企业总资产规模达人民币5.9万亿元。
美媒称,对美国而言,核能企业西屋电气公司的破产是一次地缘政治上的挫折。它打断了美国长期以来寻求让东欧国家从美国而非俄罗斯购买核燃料的努力,让俄罗斯和中国的国有企业成为全球核技术市场的主要供应商。
4月1日,“南方 能源观察”公众号推送了罗江南先生撰写的《发电央企重组路线图猜想:都在传合并,大唐和神华会在一起吗?》一文。
去年,全国核电机组按发电能力可生产2428亿度电,但由于各种因素限制,实际完成的计划电量1829亿度,参与市场交易消纳137亿度,总计损失电量462亿度,弃核率达19%,相当于近7台核电机组全年停运。
福岛第一核电事故发生后,日本国内没有计划再新建核电站。原本寄希望于有发展机会的海外,但近期在海外的项目也接二连三触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