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到2040年,核电产量将增长约46%其中,净增长的90%将来自中国和印度。
据美国投资银行瑞德集团Lazard透露,风能、太阳能已成为最便宜的电力来源,天然气发电厂则是支持它们的最佳选择。
11月8日,日本东芝公司(Toshiba,TOKYO: 6502)董事会批准的“东芝下一步计划”中表明,东芝决定全面收缩其能源业务,包括将在美液化天然气(LNG)业务出售给中国天然气分销巨头新奥股份,以及清算其英国核电子公司NuGeneration。在东芝内部评估中,上述两项均属于“非核心业务领域”,东芝欲借剥离和清算进一步清除自身的经营风险。
该国本土核电计划的第一阶段已经成熟,有18个正在运行的PHWR。 12个PHWR占核电容量的74%,配备了BHEL提供的汽轮发电机组(10个220 MW的机组和2个540 MW的机组)。BHEL是唯一与印度核电计划的三个阶段相关联的印度公司,并且是自成立以来,四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发展本土核电计划。
作为去年12月推出的能源计划的一部分,韩国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在其总电力组合中的份额提高到20%,以减少对煤炭和核电的依赖。
台海核电(002366)近日发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台海核电实现营收10.38亿元,同比下滑35.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6亿元,同比下滑48.64%,扣非净利润2.94亿,同比下滑54.73%。
10月16日,中国核建晚间宣布董事会收到顾军辞职申请。顾军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长、董事、战略委员会职务。同时李定成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提名委员会委员、总裁职务,辞职后将不在公司担任其他职务。
最近,有消息称中国台湾厂商友达光电将关闭在上海的松江工厂,这不是第一次外商关闭中国工厂的事例了,之前三星、松下、夏普、东芝、索尼、苹果都在偷偷撤离中国大陆,这背后折射的是什么。其实,各大外商纷纷关闭中国工厂,也正顺应优胜劣汰的产业竞争原则,中国企业,比如京东方、华星、光电等等正在崛起之路上走得越来越平坦。
9月17日,台海核电(002366,SZ)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控股股东台海集团已于日前会同长城资产、山东高速、杭州金投三家主要债权人及投资人在台海集团总部召开了会议,重点围绕台海集团股权质押业务形成的债务进行了商榷。
“作为全国最古老的核设施,Oyster Creek核电站已经正式关闭,”该核电站的运营商Exelon Generation发推文说,“近半个世纪以来,该工厂为约60万户家庭提供了足够的无碳电力。保护核电对于帮助电网脱碳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