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阳光电源参与建设的55MW/110MWh青海共和、乌兰风电配套储能项目成功进入并网阶段。该项目由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是首个风光储多能互补型电站示范应用实例。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提升青海清洁能源供给比例,且将参与黄河上游千万千瓦级水风光储多能互补协调控制运行,具有重要社会效应和示范意义。
近日,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南港镇±1100千伏吉泉线5734号塔上,安徽送变电公司带电作业班员工吴维国等在111米高空成功完成世界首次±1100千伏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这标志着世界带电作业正式进入±1100千伏领域。
8月1日,大公资信发布了对德力西的最新评级报告,评级展望维持稳定,肯定了德力西的品牌知名度、竞争优势和科研能力;同时报告亦指出,德力西利润来源存在一定不稳定性,面临一定短期偿付压力。
12月16日,±1100千伏古泉换流站极1高端换流系统顺利启动带电,上午11时27分,极1双换流器成功解锁,六台换流变的空冷器在寒风中发出震耳的轰鸣声;11时50分,输出电压值成功达到-1100kV。
12月的江苏,气温不断走低,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苏通GIL(气体绝缘输电线路)综合管廊隧道工程的施工现场却依旧火热,施工人员在管廊内紧张地开展电气设备安装。这条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廊”的综合管廊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超长距离GIL创新工程,代表着我国在特高压电网建设方面的创新探索。
11月29日,北京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潭柘寺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同意潭柘寺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建设。
据了解,该项目建设地点为孝感市应城市,建设规模为11万千瓦,安装44台单机容量2.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同期建设一座110千伏升压站,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年设计上网电量21230万千瓦时。
据科技日报报道,“大洋一号”正在执行中国大洋48航次任务。在该航次中,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装备“海龙11000”ROV(无人缆控潜水器),在西北太平洋海山区完成6000米级大深度试验潜次,最大下潜深度5630米,创造了我国ROV深潜纪录。
德承作为嵌入式计算平台的专业制造商,今天很高兴推出最新的无风扇超薄嵌入式计算器“P1100系列”。该产品设计为“一台主机,两用设备”,可作为嵌入式计算器或工业平板计算机的系统模块。P1100系列采用Intel® Apollo Lake处理器,包括Atom®x7-E3950和Pentium® N4200,与Intel®BayTrail平台相比,Intel® Aplolo Lake处理器的计算能力提高了1.7倍,并支持更快的内存速度。该处理器并内建Intel®HD Graphics 505,可为多媒体应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