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开发布一批年度研究成果,其中,《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2019》分析了2018年全球能源发展新动向,拓展了化石能源供需格局与贸易流向分析,细化了重点工业环节、具体交通方式、细分建筑领域用能变化趋势,重点研究了国家能源战略和政策及亚太中长期能源发展。现摘取报告重点内容,以飨读者。
风能和太阳能将引领全球电力行业的转型。陆上和海上风电装机容量需超过总电力需求的35%左右,到2050年成为主要的发电来源。这意味着到2030年,全球陆上风电的累计装机容量应增加至1787GW,到2050年应增至5044GW;到2030年,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应达到228GW,到2050年将大幅增长至接近1000GW。
《中国2050年光伏发展展望》报告当地时间12日在联合国马德里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角”发布。报告预计,到2050年,光伏将成为中国第一大电源。
全球风电(包括陆上、海上)的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将从2018年的6%增至2030年的21%、2050年的35%;2050年陆上风电装机将达5044吉瓦、海上风电1000吉瓦;陆上风电投资成本将降至650-1000美元/千瓦、海上风电降至1400-2800美元/千瓦。
2019年10月21-24日,2019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19)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主题“风电助力‘十四五’能源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可持续”。自2008年首次在北京举办以来,已连续举办11届,成为北京金秋十月国内外风电行业争相参与的年度盛会。
2019新能源展望报告中预测,到2050年,全球电力需求将增长62%,全球发电量将翻一番,届时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将占全球电力供应的一半规模。
在12月1日国网能源研究院举办的“能源转型与再电气化”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我国能源发展逐步从总量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能源高质量发展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势在必行,而再电气化路径是我国能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全球能源系统将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间经历快速发展和广泛变革的过程,尤其是在发电,网络建设和电力使用这三个方面。
西班牙政府正在制定新的可再生能源立法。近日,西班牙生态转型部向议会和有关部门提交了一份载有新气候变化法主要要点的草案文件。政府的目标是在部长理事会和议会的立法听证会之前达成广泛共识的文本,以加快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