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4日,AI机器人公司Geek+(极智嘉)宣布重要的高管任命:前SAP全球副总裁郝旭东(Michael Hao)将出任Geek+公司执行总裁,向CEO郑勇汇报。Michael将协助公司CEO郑勇制定公司发展战略,并全面负责公司的业务开展和全球化运营。
近日,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领导者施耐德电气推出首个专注于变频系统业务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小严”。作为施耐德电气首个同时支持电脑端及移动端的AI机器人,“小严”基于自然语言识别技术,增加了专注变频系统相关专业知识,将以嵌入施耐德电气变频顾问的形式,24小时全天候在线响应用户关于变频系统业务的咨询需求。
通过使用带有激光雷达的机器人,Doxel可以每天扫描施工现场,监控施工进展情况的同时检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及时解决,以确保施工团队能够按计划行事。你可能会认为每一个施工现场都会这样做,但结果证明真的没有。
“萌”脱胎于御宅文化,兴起于互联网时代,盛行颇久。而当“萌”文化触电人工智能机器人,一款萌系、贫嘴、活力十足的“损友”版AI机器人——公子小白由此诞生,迅速成为“萌系”受众群体里的新热点。
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21日报道,谷歌公司支持科技公司Ripcord开发AI机器人,该机器人最终能使无纸办公成为现实。Ripcord公司由前美国国际航空航天局、前苹果员工成立, 现已开发出一种独特的机器人数字化系统,而且今天刚刚公布谷歌风投对此提供了一笔2500万美金的资金。
包括霍金在内的许多科学家认为AI机器人获得意识仅仅是时间问题,这些机器人将胜任人类的一切工作,然而这也将带来法律和道德上的挑战。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12日报道,在“The Conversation”网站的一篇文章中,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教授苏巴什卡阐述了机器人获得意识可能造成的后果。
人工智能是现在最热门的词汇,简称AI。似乎企业宣传的时候不带上AI就难以生存下去似的,不过真正算得上了解AI并在此方面有所建树的恐怕还是只有几个知名的国际大腕,比如谷歌、微软、英特尔等等。尤其是微软,在AI领域进行了大量尝试,比如小娜、小冰甚至是去年年底公布的AI机器人Zo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