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LED 显示作为LED领域最重要的发展历程之一,其魅力除了美观之外,相比于其他显示技术(例如LED 和OLED),更具备诸多优势,包括提升的能耗效率、更长的使用寿命、更高的亮度和更好的色彩精准度。此外,采用MicroLED 技术,制造商能够轻松修改面板尺寸、形状和分辨率,以创建新的显示设计,而无需专门采购新设备。
伴随着这些新闻和市场活动,2017年初出现了一个新名词:miniLED。该技术通常被描述为一种“垫脚石”,弥合了传统LED和microLED之间的技术和应用空隙。不过,这些术语都还没有普遍接受的定义。顾名思义,尺寸是一个关键的方面。基于我们调研的许多厂商的共识,microLED侧边通常小于50um,尽管市场大部分产品通常倾向于3~15um的更小尺寸范围。
不过就目前来说microLED面板生产技术还有待改进,其大规模生产还面临困难,而三星也不希望microLED面板技术影响它的主要利润来源的中小尺寸OLED面板业务因此先针对饭店、商店、体育场、博物馆等商业用户推Micro LED电视,microLED技术要取代OLED还需要时间。
随着Micro LED受业界关注程度增加,鸿海集团自2017年起积极布局,其中在Micro LED转移技术瓶颈上,鸿海旗下的Micro LED新创公司eLux先前就宣布在流体装配与定位技术取得专利,能达到最大装配速度,是Micro LED技术上一大突破。
Micro LED 市场逐渐发酵,芯片端扩产重回正常轨道2018 年行业供给与需求相对2017 年均有增长,18H1 整体供需相对平衡。从需求端来看,照明市场仍是LED 市场的成长主力,有望维持较快增长;mini/micro LED 市场逐渐发酵,有望打开LED 市场空间,建议持续关注核心工艺的突破和量产的节奏。
iPhone X推不动OLED热 下个潜力技术会是Micro 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屏幕原被视为智能手机的未来希望,但苹果去年推出搭载此屏幕的旗舰手机iPhone X却未带动其他厂商抢用OLED的风潮,加上苹果、三星、鸿海也正投资下一种技术MicroLED,或许不久之后OLED就会被其取代。
2016-2017年LED芯片面临供不应求,行业持续景气。2017年,华灿光电在原有武汉和张家港生产基地70万片/月的外延片产能基础上大幅扩产,建设浙江义乌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到2017年底2018年初完成,公司总产能达到180万片/月,增幅超过150%,同时蓝宝石衬底片也同步扩产,保持全部衬底片自给。
三星OLED作为业界最好的OLED屏,依旧无法避免烧屏、侧视角偏色等问题,因此,对于苹果而言,为下一代iPhone寻找更好的替代品成了重中之重,比如说研发新的屏幕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