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的武筱林教授和他的博士生张熙近期完成了一项研究,他们发现,通过学习,机器可以通过照片分辨出谁是罪犯,谁是守法公民,识别准确率在86%以上。
这篇论文题为《基于面部图像的自动犯罪概率推断》(Automated Inference on Criminality using Face Images),目前上传在预印本网站arXiv上。他们运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检测1856张中国成年男子面部照片,其中将近一半是已经定罪的罪犯。实验结果显示,通过机器学习,分类器可以以较高概率区分罪犯与非罪犯这两个群体的照片。特别是在内眼角间距、上唇曲率和鼻唇角角度这三个测度上,罪犯和非罪犯存在较为显著的差距。平均来讲,罪犯的内眼角间距要比普通人短5.6%,上唇曲率大23.4%,鼻唇角角度小19.6%。同时,他们发现罪犯间的面部特征差异要比非罪犯大。
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我们都能看到类似于“相由心生”的说法。但不论是相士或是从事相应研究的心理学家,都始终摆脱不了“迷信”或“歧视”的帽子。武筱林和张熙出于好奇,试图利用数据分析推翻这门古老的“伪科学”,但研究出来的结果令他们大吃一惊。更令他们始料未及的是,文章一经公开,就招来了漫天争议。
武筱林收到了很多邮件,虽然绝大部分是国际上的研究者来信索取数据和实验细节,进行学术层面的交流,但也有不少不友好的评论,甚至指责他的研究是对社会“不负责任”。